河南省豫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6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下左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下右图示意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1)说出图中山脉的走向及地理意义。
(2)指出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最低的月份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乙所在省区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
(3)一山之隔的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但植被显著不同,这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分析与渭河平原相比,汉江谷地突出的气候特征。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有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宋代以来浙江庆元县境内曾兴建多达230多座各式廊桥,其中,木制廊桥是其重要的一类,至今还留存21座。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浙南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廊桥的建造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请简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推测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分析廊桥在历史时期对当地经济生活产生的有利影响。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连续十几年面积逐渐减小,南纳湘、资、沉、澄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有上千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20巧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沉江、遭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2)简述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洞庭湖冬季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2.单选题(共11题)

5.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绘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下渗减少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④
【小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减缓,是由于
A.河道淤积B.降水变率增大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D.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6.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东北向西南减小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C.由东南向西北减小D.由西北向东南减小
【小题2】该区域沟谷发育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流水浸蚀作用D.断层发育
【小题3】该区域各级沟道中,修建大量的堤坝,其主要目的是
A.发电、灌溉B.拦泥蓄水C.航运、养殖D.防洪、抗旱
7.

   2018年11月25日,长约近千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自西向东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袭击,多地遭冬季鲜见的强沙尘暴侵袭,呈现巨型“沙墙”。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监测沙尘暴移动路径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2】从地理位置这个角度分析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冬春季多大风
③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  ④南依祁连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该区发展灌溉农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土壤盐碱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8.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私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左图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广布的原因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B.纬度低,蒸发量大
C.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D.流域内土质勃重,
【小题2】下列产业部门不适合在该沼泽湿地发展的是
A.水产品加工业B.生态旅游业C.水产养殖业D.造纸业
9.

   2019年暑假,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并有幸参加了当地传统的“那达慕”盛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明一家在旅游地最有可能欣赏的景观是
A.树绕村庄,水满破塘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水何澹澹,山岛谏峙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小题2】小明一家所到之地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坦坦荡荡,一马平川D.水网密集,鱼米之乡
10.

   2019年9月8日,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开幕。入场仪式上,34个代表团各带来了30秒的驻停表演,展现了各自的文化体育特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开幕式现场,观众们欣赏到的表演项目搭配不正确的是
A.陕西代表团红绸飘舞的大秧歌B.云南代表团的哈尼族舞蹈
C.新疆代表团的侗族大歌D.上海代表团的国风油纸伞
【小题2】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A.①B.②C.③D.④
11.
读我国领土四端点的位置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③端点是我国领土的
A.最东端B.最南端C.最西端D.最北端
【小题2】关于④端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A.大陆性气候显著B.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C.流水作用显著D.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12.
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正常年份,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南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B.东南沿海—台风登陆
C.长江流域—清明时节雨纷纷D.西南地区—乍暖还寒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风区内
B.非季风区仅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D.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
13.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C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小题2】若④地的纬度较③地高,则③地可能是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D.青藏高原
14.

   中秋佳节,一群成都人用诵读经典诗文的形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彰显浓浓的家国情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最有可能表示成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素描,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下列民谣与成都有关的是
A.太阳出来挤着晒B.坐车没得走的快C.四季服装同穿戴D.帕帕头上带
15.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示意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甲地降水日变化表达正确的是
A.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降水量大B.位于山地迎风坡,夜雨量较大
C.受地形影响,夜雨量较大D.受植被蒸腾影响,白天雨量大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
A.气温日较差大B.土壤水分较多C.病虫害较少D.空气湿度较大
【小题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山西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