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绘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下渗减少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减缓,是由于
A.河道淤积
B.降水变率增大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D.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27 01:4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热带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是人类面临的两难选择。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中雨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 )
A.降水变率增大
B.水土流失致河道淤积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D.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小题2】下列叙述不符合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特点的是( )
A.建立多层次热带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
B.实现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C.破坏原有的雨林结构,从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D.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
同类题2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C环节
B.F环节
C.G环节
D.E环节
【小题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AB循环
B.ACGEF循环
C.HG循环
D.BCGF循环
同类题3
根据“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50°N以北区域主要地形特征,指出这种地形对该区域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2)判断图中甲河段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分析原因。
(3)说出该河流三角洲地区的围海造陆工程对当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广州乙一武汉丙一重庆丁一北京
B.甲一武汉乙一广州丙一重庆丁一北京
C.甲一武汉乙一重庆丙一广州丁一北京
D.甲一重庆乙一北京丙一广州丁一武汉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水温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降低
B.水温的变化受外界气象条件影响大
C.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升高
D.表层水温的南北差异7月大于1月
【小题3】根据图中水温的变化趋势,推断四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大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通水,为北京“解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甲”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都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小题2】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