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2.
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____问题。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产品A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3)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产业链都以___________为出发点。
(4)山西省构建的三条产业链结合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____问题。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产品A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3)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产业链都以___________为出发点。
(4)山西省构建的三条产业链结合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
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___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___________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____________。
(3)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_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____________而形成。
(5)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_____)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___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___________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____________。
(3)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_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____________而形成。
(5)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_____)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B.防治荒漠化 | C.提高森林覆盖率 | D.减轻农民负担 |
2.单选题- (共19题)
4.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小题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

【小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
9.
【小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同特征的是( )
【小题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平原地区 | B.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
C.都位于入海口处 | D.土壤都比较肥沃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
10.
【小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小题2】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小题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4】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5】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 B.南亚、南美洲、欧洲 |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 D.南亚、非洲、南美洲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
A.过度的迁移农业 | B.商业性伐木 |
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 D.建立自然保护区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参与性原则 |
11.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小题2】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小题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
C.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胶济线 |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
A.大同、大秦线 | B.平朔、焦-兖-日线 |
C.长冶、神黄线 | D.太原、京包线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12.
【小题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小题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小题3】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
C.人口激增 | D.过渡放牧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 B.人类活动 |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 D.气候变异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化 |
C.裸岩 | D.次生盐渍化 |
13.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洞庭湖
②草原
③黄河
④沼泽
⑤沿海滩涂
【小题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分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洞庭湖
②草原
③黄河
④沼泽
⑤沿海滩涂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16.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小题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 B.苔原 |
C.硬叶林 | D.针叶林 |
A.酸雨 | B.固体废弃物污染 |
C.土地沙化 | D.臭氧层破坏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