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冰碛湖指冰川消退时,冰川携带物质形成的凹地或阻塞河床、冰川谷积水而成的湖泊。北欧简图(下左图)和某冰碛湖形成过程图(下右图)。

材料二 挪威于1971年开始开采北海石油,估计到2020年北海石油将枯竭,挪威石油城斯塔万格将受到影响。
材料三 地源热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热泵原理,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地源热泵在北欧各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下图是地源热泵技术示意图。

(1)北欧冰川湖泊众多,简述图示冰碛湖的形成过程。
(2)从天气角度,简述北海油田开采难度大的原因。
(3)针对资源枯竭,尝试为斯塔万格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推测北欧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并简述该季节其工作原理。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决策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力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把雄安建成国家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

(1)雄安新区发展与北京市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试说明其具体表现。
(2)简述雄安新区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原因。
(3)说明北京产业向雄安转移,对雄安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0题)
加那利群岛位于大西洋,是著名的火山群岛,面积7273平方千米,人口209万。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
【小题1】加那利群岛( )
A.位于非洲西北部 | B.基岩中多化石 |
C.全年高温多雨 | D.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
A.暖寒流交汇 | B.上升流带来深层营养物质 |
C.位于河流入海口 | D.港阔水深 |
A.地处国际石油运输航线 | B.石油资源丰富 |
C.炼油技术发达 | D.本地市场广阔 |
下图为 “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小题1】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 B.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 |
C.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 | 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 |
A.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
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 |
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
D.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 |
A.下游挖入海新河 | 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C.小流域综合治理 | D.中上游修水库 |
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和“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
C.调节电力供应
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小题2】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
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少
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的面积更大
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更大【小题3】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 B. 下午
B.前半夜 D. 后半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过程中( )
①集约化程度加大
②良种率变化不大
③圈养比重上升
④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牛肉超过猪肉
⑤牛肉商品率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A.牧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 |
B.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 |
C.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
D.农区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增多 |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
D.基础设施完善 |
A.环境改变较小 |
B.协作条件较好 |
C.接近原料产地 |
D.地租更加便宜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设计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的分布 ②年降水量 ③风频 ④地形 ⑤日照时数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 ②发电量大且稳定 ③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 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小题1】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矿区地势低洼 | 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
C.③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 D.④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 |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 |
B.湖泊数量少,入海泥沙多 |
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
D.林地分布多,水土保持作用弱 |

【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在( )
A.b | B.d |
C.c | D.a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和使用量减少 |
B.使东部电价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
C.使东部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
D.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