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资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我国服装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双选)
A. 资源丰富 B. 劳动力价格高 C. 技术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
(2)试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分析服装产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
(3)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
(4)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双选择填空)。
A.就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阿克苏苹果产自新疆阿克苏冲积扇上,具有果面光滑、色泽光亮、果肉细腻、果核透明等特点,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心”红富士苹果。我国华北等地的苹果,成熟期在9月份,而阿克苏苹果的成熟期则大约从10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15日前后。下图为阿克苏地形示意图。

(1)从气候和土壤两方面分析阿克苏苹果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请为阿克苏地区的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其上游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先后建成大化、龙滩、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白龙滩等6个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装机容量最大、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其规划装机总容量54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________地区,对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4)以红水河水电基地与山西能源基地为例,说明水电基地与煤炭能源基地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是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图为我国甲、乙区域示意图。

(1)说明影响甲、乙区域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2)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图甲中雨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 )
A.降水变率增大 | B.水土流失致河道淤积 |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 D.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
A.建立多层次热带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 |
B.实现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
C.破坏原有的雨林结构,从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
D.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 |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 |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
D.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B.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
C.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 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水源、热量 | B.地形、水源 | C.土壤、光照 | D.热量、水源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A.夏季高温多雨 | B.城市化水平高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 B.增加旅游景观 |
C.防治土地盐碱化 | D.提高粮食产量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果品加工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题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电力资源、煤炭资源、生物资源 |
B.油气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 |
C.油气资源、煤炭资源、水资源 |
D.煤炭资源、生物资源、电力资源 |
A.改善了调出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
B.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
C.实现了资源空间分布与需求的匹配 |
D.有利于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A.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A.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A.机械化水平高 | B.人均耕地多 | C.土壤肥沃 | D.地形平坦 |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该地区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②该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
③河流甲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印度洋
④乙省省会冬季北有山岭阻挡冷空气,故气候冬暖夏热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加重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 | B.重庆等地夏季酷暑有所减弱 |
C.三峡水电站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 D.进一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