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面的“某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 ,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处因为 ______ _____________ 的原因,形成世界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场。
(3)当H海域洋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风。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 __________,南非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

(1)图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 ,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处因为 ______ _____________ 的原因,形成世界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场。
(3)当H海域洋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风。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 __________,南非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
2.
下图为浙江省沿海某地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形以________ 为主,村落的空间分布 ________,有沿 分布的特点。图中甲、乙、丙村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①处河流流向是____。该河流汛期在 季。
(3)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 。
(4)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对图中丙村落的影响是 。

(1)该地地形以________ 为主,村落的空间分布 ________,有沿 分布的特点。图中甲、乙、丙村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①处河流流向是____。该河流汛期在 季。
(3)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 。
(4)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对图中丙村落的影响是 。
2.单选题- (共8题)
3.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
A.A→B | B.A→C→D→E | C.F→D→G | D.I→D→G |
A.春 | B.夏 | C.秋 | D.冬 |
4.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
【小题2】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小题3】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小题1】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
A.墨西哥湾暖流 | B.千岛寒流 |
C.日本暖流 | D.东澳大利亚暖流 |
A.![]() | B.![]() |
C.![]() | D.![]() |
A.a,b | B.b,c |
C.c,d | D.a,d |
5.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
【小题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下列关于图示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4】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小题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
A.北半球信风带 | B.南半球信风带 |
C.北半球西风带 | D.南半球西风带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
A.该海域西侧形成著名文化景观——大堡礁 |
B.该海域东侧有世界著名渔场,盛产暖水鱼 |
C.该海域南侧受漂浮冰山影响,水温较低 |
D.该海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
A.![]() | B.![]() | C.![]() | D.![]() |
6.
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小题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 B.30°N | C.35°N | D.45°N |
A.海拔高度 | B.水分状况 | C.热量差异 | D.土壤差异 |
7.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小题2】资料体现的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 | B.垂直分异 |
C.干湿度地带分异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A.土壤不同 | B.地理位置不同 |
C.植被不同 | D.气压不同 |
8.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
【小题2】符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理现象的分异规律是
【小题3】下例自然带与杭州市相对应的是()
【小题4】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5】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小题1】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
A.从A到B的地带分异 | B.从A到C的地带分异 |
C.从C到E的地带分异 | D.从A到E的地带分异 |
A.从A到B的地带分异 | B.B地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带分异 |
C.从C到E的地带分异 | D.从A到C的地带分异 |
A.C 亚寒带针叶林带 | B.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A.地质时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间相隔3亿-4亿年 |
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罗纪,那时恐龙繁盛 |
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
D.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
A.距今一万年以前 | B.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 |
C.近一两百年来 | D.近几十年 |
9.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
【小题3】下列物质与图例乙所示物质同类的是 ( )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铜矿、焦炭 | B.雷电、沙漠 |
C.化肥、大米 | D.森林、海盐 |
10.
读“世界总人口推算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50年后,非洲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
【小题2】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2050年后,非洲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
A.私有制经济的发展 | B.土地面积空前扩大 |
C.人类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提高 | D.人口增长地区不平衡 |
A.100亿和99亿 | B.100亿和90亿 |
C.110亿和99亿 | D.110亿和90亿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小 |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