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分异
C.干湿度地带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资料体现的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土壤不同
B.地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3 04:5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如果要考察从M到N的自然带谱,在实地考察中,最理想的线路应选择:(___)
A.30°E
B.60°E
C.90°W
D.90°E
(2)据图分析,①②③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规律。
同类题2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3)E 山地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带的__________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
C.丙山地的基带可能热带(季)雨林带
D.乙山地A为温带草原带
【小题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同类题4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小题2】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5℃
B.9℃
C.14℃
D.19℃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
D.天山南麓的绿洲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
B.35º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
C.25ºS海拔1000米处均为针叶林
D.荒漠半荒漠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
【小题2】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
①山地坡向
②盛行西风
③低纬信风
④海拔高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