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5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综合题(共2题)

1.
读珠江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2.
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货源丰富,品种较多,且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孝义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山区面积约占62%。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降水量为428.8毫米。2015年总人口约为49万。
材料二 孝义是一个以煤焦和铝铁为支柱的新兴城市。2010年末孝义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5:70.9:26.6。下表为孝义市近10年GDP数据。

材料三 下图为孝义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山西省孝义市自2007年起连续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是山西唯一稳居“全国百强县”的县级市。试分析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描述孝义市近10年曲GDP变化趋势并分析近4年来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
(3)孝义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给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4)请你对孝义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台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14题)

3.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 )
A.冬季,地下水B.秋季,山区地形雨
C.夏季,积雪冰川融水D.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
【小题2】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上游修筑梯级大坝B.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地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D.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小题3】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平均径流量大B.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
C.多高山峡谷,落差大D.法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4.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小题2】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
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降低GDP增长速度
5.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滴滴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B.地理环境优势
C.科技优势D.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小题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一定明确的界线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7.
该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
【小题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
【小题3】该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
8.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截至2014年只剩3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2014年9月2日,湖北发布首批308个湖泊保护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⑤地壳运动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④⑤
【小题2】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河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
9.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野外测量B.扫描旅游地图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小题2】森林区域内的住宿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
A.旅游交通图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10.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 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
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
C.植被覆盖度提高 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 20%
D.植被覆盖度在  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
【小题2】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A.20%~40%之间B.40%~60%之间C.70%~85%之间D.85%以上
11.

   塔里木河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历史上,曾有九大水系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目前与塔里木干流有地表水关系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该地区蒸发微弱 
③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④四周高山高原,阻拦水汽进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有关图示区域特征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塔里木河下游水量最大
B.风力作用对该区域地貌特征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聚落呈点状、带状分布
12.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13.
亚马孙河流域具有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热带雨林群落。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小题2】热带雨林群落高大密集的原因是( )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小题3】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② 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热带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距市场距离远
B.水资源短缺
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不便
【小题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15.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小题3】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D.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
16.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小题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