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ínɡ)河 祸起萧墙 |
B.屏(pínɡ)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循循善诱 |
C.粢盛(ché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 |
D.色厉内荏(rěn) 耰而不辍 曲肱(hónɡ)而枕 杀身成仁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
B.2009年,中国社会经济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抑后扬,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和显现强劲增长,在稳定全球经济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庆祝活动,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炽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8.
根据下面的要求,断句并翻译。(5分)
祖辈传承下来的名言,我们信手拈来,用起来得心应手。有一些名言,原意被误解了,而且一直在误解、误用。比如孔子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年来被理解为“老百姓只可以被统治和支使,不可以让他们懂知识、有文化”。这样的翻译和理解与孔孟之道“有教无类”的宗旨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我们理解时把句读搞错了, “句读”理顺了,意思也就明确了,请结合“有教无类”的宗旨,重新思考该句的“句读”及句意。
(1)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断句)
(2)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辈传承下来的名言,我们信手拈来,用起来得心应手。有一些名言,原意被误解了,而且一直在误解、误用。比如孔子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年来被理解为“老百姓只可以被统治和支使,不可以让他们懂知识、有文化”。这样的翻译和理解与孔孟之道“有教无类”的宗旨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我们理解时把句读搞错了, “句读”理顺了,意思也就明确了,请结合“有教无类”的宗旨,重新思考该句的“句读”及句意。
(1)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断句)
(2)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小题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4】(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分)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 |
C.则将焉用彼相矣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 |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
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