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撒哈拉沙漠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为近代重要的内陆食盐产地,盐农在靠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将渗出的地下盐水经过蒸发结晶后制成盐块。非洲的“食盐之路”是指每年9月盐商队用骆驼带着当地物产从地中海沿岸出发,到产盐区换取盐块,运往缺盐的几内亚湾沿岸,换取当地特产珍品,再贩卖到西亚、欧洲。下图为“食盐之路”示意图。

(1)分析撒哈拉沙漠内陆盛产食盐的原因。
(2)结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环境特征,说出盐商队出发前应做的准备。
(3)分析廷巴克图在“食盐之路”上成为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
撒哈拉沙漠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为近代重要的内陆食盐产地,盐农在靠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将渗出的地下盐水经过蒸发结晶后制成盐块。非洲的“食盐之路”是指每年9月盐商队用骆驼带着当地物产从地中海沿岸出发,到产盐区换取盐块,运往缺盐的几内亚湾沿岸,换取当地特产珍品,再贩卖到西亚、欧洲。下图为“食盐之路”示意图。

(1)分析撒哈拉沙漠内陆盛产食盐的原因。
(2)结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环境特征,说出盐商队出发前应做的准备。
(3)分析廷巴克图在“食盐之路”上成为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新藏公路起于新疆叶城,终于西藏拉萨,1956年开始修建,路段多为简易砂砾公路,路窄,不少路段仅容单辆车通行,沿途村落稀少,行车充满艰险。库地达坂是新藏公路的其中一段,坡长达27千米。2012~2013年新藏公路再一次全面整建,现全段为双向二车道柏油路。下面为新藏公路局部地段线路示意与所经区域地形图。

(1)分析叶城成为重要运输补给地的原因。
(2)说明乘车途经库地达坂易引起耳膜鼓胀甚至疼痛的原因。
(3)库地达坂至三十里营房路段易受损坏、中断,试说明理由。
(4)概述全面整修新藏公路对区域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新藏公路起于新疆叶城,终于西藏拉萨,1956年开始修建,路段多为简易砂砾公路,路窄,不少路段仅容单辆车通行,沿途村落稀少,行车充满艰险。库地达坂是新藏公路的其中一段,坡长达27千米。2012~2013年新藏公路再一次全面整建,现全段为双向二车道柏油路。下面为新藏公路局部地段线路示意与所经区域地形图。

(1)分析叶城成为重要运输补给地的原因。
(2)说明乘车途经库地达坂易引起耳膜鼓胀甚至疼痛的原因。
(3)库地达坂至三十里营房路段易受损坏、中断,试说明理由。
(4)概述全面整修新藏公路对区域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重游率是指对某一景点内两次及以上到访或参与的游客占所有游客的比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方特动漫主题公园,园内游乐项目多数模仿国外同行业,自开园以来,游客人数大幅增长,但重游数量增长缓慢。调查发现,重游游客中学生群体、普通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等共占比81.54%,江浙沪邻省游客占比14.7% 。

试为提升该主题公园重游率提出合理建议。
重游率是指对某一景点内两次及以上到访或参与的游客占所有游客的比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方特动漫主题公园,园内游乐项目多数模仿国外同行业,自开园以来,游客人数大幅增长,但重游数量增长缓慢。调查发现,重游游客中学生群体、普通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等共占比81.54%,江浙沪邻省游客占比14.7% 。

试为提升该主题公园重游率提出合理建议。
2.单选题- (共3题)
4.

【小题1】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 )
【小题2】暴雨之后,当地没有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 )
海南的羊山地区是指海口市西南部,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习之一,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所示)。该地区在夏季经常普降暴雨,但人们从不担心道路或庄稼受洪涝灾害的威胁。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因素,人们对水缸的钟爱 |
B.当地水资源缺乏,用以存水 |
C.彰显财富地位 |
D.制陶业比较发达 |
A.水缸起到削峰的作用 |
B.植被覆盖率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 |
C.土层较薄,岩石破碎,松软易风化 |
D.地势起伏较大 |
5.
【小题1】我国多地发展“坡地工业”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承德双滦区大量发展“坡地工业”,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一座座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以前满目的低丘、缓坡已变身为集中连片、错落有致的“坡地工业”区。近几年,承德市通过山地整治,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近万亩。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在打造坡地工业区。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小题1】我国多地发展“坡地工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面积大 | B.人均耕地少 |
C.工业用地不足 | D.坡地地下水充足 |
A.缓解了坡地的水土流失 | B.缓解了城区的交通压力 |
C.使城市人口向坡地转移 | D.提高了企业的集聚效应 |
6.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酒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用途广泛。其中白酒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发酵容器为例,清香型用的是缸,如山西汾酒。清香型酒的酿造技术传到陕西后,直接挖坑用黏土糊内壁,用土窖酿酒。泥土产生的细菌使酒产生香气,于是就有了浓香型白酒。因追求清香型风味,陕西人想出了“毁窖”的办法,每年把土窖的泥挖掉一层,添上新土以避免细菌大量繁殖。后土窖发酵的技术传入四川盆地,人们同样使用“毁窖”法,但却不能达到毁窖的目的。再后传入贵州,人们用“石壁泥底”窖酿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四川“毁窖”酿酒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可能由于( )
【小题2】在贵州建“石壁泥底”窖除考虑控制细菌外,另一主要目的是( )
【小题1】在四川“毁窖”酿酒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可能由于( )
A.土的矿物质不同 | B.当地的气候暖湿 |
C.当地酿酒时间长 | D.土中的细菌不同 |
A.调节窖内温度 | B.防止流水侵蚀 |
C.节约建设成本 | D.有效防止地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