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语文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7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群蚁排衙(yá)   兀兀穷年(wù)  刮目相待(guā)  弥高(ní)
B.气冲斗牛(dǒu)   鲜为人知(xiān) 迭起(dié) 校对(xiào)
C.锲而不舍(qiè)  磅礴(páng) 义愤填膺(yǒng) 深邃(suì)
D.田垄(lǒng) 召唤(zhào) 怪诞(dàn) 迥乎不同(jiǒng)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革果尸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嫣然勒功  凌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意  磐石
D.和蔼可亲  死而后己  无暇顾及  滑稽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7.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谈》等。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同被誉为“乐府双璧”。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2.字词书写(共1题)

8.
用正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小池》,完成后面小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题1】这首诗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小题2】第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②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亮蜡烛。②昧:暗。③行: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
(3)蒙乃始就学。(_____)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小题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题4】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孙权和师旷劝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我•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予以说明。(至少两处)
【小题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语言表达(共1题)

12.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上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我们向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指引着梦想的方向。向往太阳,向往它喷薄而出的壮丽,向往它哺育一切的博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往白云,向往它变幻莫测的飘逸,向往它超凡脱俗的纯洁。

7.作文(共1题)

13.
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生辉……

父母、老师、朋友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不倾注爱, 我们更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

请以“ 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文题补充完成;②要学会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表达真情实感;③文章条理要清晰,叙事要完整,中心要突出,遣词造句要准确,适当的描写;④字数6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