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A.行háng 辈 亢kàng奋 蓦mù然 竹篙gāo |
B.幽悄qiào 争讼sòng 器皿mǐn 迁徙 xǐ |
C.俨yǎn然 戛jiá然而止 满窑yáo 脑畔pàn |
D.参cēn差cī 白羊肚dù 登时dēng 邑yì人 |
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
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
C.这处游览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D.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大彻大悟,看清了努力的方向。 |
A.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 |
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年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丧一直是不解之谜。 |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D.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④②⑤③
⑴{#blank#}1{#/blank#} A. desk B. mask C. skate
⑵{#blank#}2{#/blank#} A. clasp B. crisp C. grasp
⑶{#blank#}3{#/blank#} A. first B. must C. fast
⑷{#blank#}4{#/blank#} A. star B. post C. study
⑴{#blank#}1{#/blank#} A. desk B. mask C. skate
⑵{#blank#}2{#/blank#} A. clasp B. crisp C. grasp
⑶{#blank#}3{#/blank#} A. first B. must C. fast
⑷{#blank#}4{#/blank#} A. star B. post C. study
⑴{#blank#}1{#/blank#} A. desk B. mask C. skate
⑵{#blank#}2{#/blank#} A. clasp B. crisp C. grasp
⑶{#blank#}3{#/blank#} A. first B. must C. fast
⑷{#blank#}4{#/blank#} A. star B. post C. study
⑴{#blank#}1{#/blank#} A. desk B. mask C. skate
⑵{#blank#}2{#/blank#} A. clasp B. crisp C. grasp
⑶{#blank#}3{#/blank#} A. first B. must C. fast
⑷{#blank#}4{#/blank#} A. star B. post C. study
⑴{#blank#}1{#/blank#} A. desk B. mask C. skate
⑵{#blank#}2{#/blank#} A. clasp B. crisp C. grasp
⑶{#blank#}3{#/blank#} A. first B. must C. fast
⑷{#blank#}4{#/blank#} A. star B. post C. study
A.《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本文赞美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
B.《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C.《社戏》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
D.《大雁归来》一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
2.诗歌鉴赏- (共1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路远难寻心上人。结尾却用“宛在”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用想象描绘了他对伊人的强烈思慕渴求之情。 |
B.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
C.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露凝霜结的凄清晚秋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 |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特点,《诗经》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_____)
②阡陌交通 (______)
③不独子其子 (______)
④乃不知有汉 (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大道之行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
C.心乐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
D.启窗而观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求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
B.大道,指儒家推崇的政治制度,也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
C.“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安定,和谐。 |
D.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大地獭、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 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河流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现,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了几千头。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导致被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小题1】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小题3】“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③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型动物”准确的定义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 |
B.1.2万年之前的大型动物集体灭绝的浩劫,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
C.鲸和海豚不可以为海水提供营养物质。 |
D.家养牲畜不能代替大型野生动物运输营养物质。 |
5.名著阅读- (共1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上面的文字摘自《________》(书名),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__的信(人名)。
6.语言表达- (共1题)
请仿照下面《雨之歌》中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例句:雨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花朵。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最近,学校围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以下几个活动:
(1)【资料分析】下面是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漫画,请你结合下面的资料作简要介绍并阐述其含义.
资料:《穹顶之下》是一部讲述曾是央视主持人的柴静本人进行雾霾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将真人的演讲和视频、图片和动画交替配合,让观众在观看时丝毫感觉不到无聊和沉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不应该是病毒、肿瘤和雾霾!
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益宣传】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邀请你为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呈对偶句式,对仗工整。(说明: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给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