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07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1

1.选择题(共4题)

1.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②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 的形象。
③惊起了宿鸟,打破了 ,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A.传颂 钟爱 岑寂
B.传诵 钟爱 岑寂
C.传诵 喜爱 沉寂
D.传颂 喜爱 沉寂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当(ɡōu)    发(jī) 熟(niàn)    不落言(quán)
B.风(shuò)   寂(cén)    央(měi) 模两可(lénɡ)
C.下(chénɡ)  捧(jué)    (hé) 咬文字(jué)
D.讥(qiào)   舟(zhuó)   穴(cháo)    命途多(ɡuāi)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仅灰霾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灰霾还会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
B.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住房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包括需求增长快、住宅供应偏紧、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高和市场预期等导致的。
C.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怎能不考虑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其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
D.40多名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
4.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河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②①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古诗文默写。
⑴ _____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⑷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中“貂锦” 一词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指的是______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鸟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遭闵凶 夙:早时
B.臣洗马 除:除去,免除官职
C.则刘病日     笃:病重
D.保余年 卒:终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险衅,夙遭闵凶    去六月息者也
B.州司临门,急星火    望长安日下
C.臣进退,实为狼狈    二虫又何知
D.臣少仕伪朝  相如素贱人
【小题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臣以供养无主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首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幼年时期的悲惨遭遇,落笔辛酸,奠定了全文悲凉的基调。
B.文章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如果说第一段侧重叙述祖孙之情的话,此段则推进到君臣之义,突出尽忠与尽孝这一矛盾,表达了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C.第三段首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圣朝以孝治天下”,为孝敬祖母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赴职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接着写到最关键的问题,以委婉曲折的语言表明自己仍然怀念旧朝,不事二主的心愿。
D.本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孙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而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提出孝治天下的道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杭州网2017年9月18日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
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
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
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材料二:
五成以上的人认为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理
《新京报》2017年9月23日
近日,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①你有没有过给家庭作业签字的经历?(单选)

②你认为学校要求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不合理?(单选)

③你认为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学校与家长应该怎样做?(多选)

④受访者背景资料(样本:1343人)

【小题1】以下哪项表述符合金东区实验小学校方的观点?
A.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应该制止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
B.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更认真地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C.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社会的普遍要求,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D.家长检查作业是当今孩子缺少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机会的主要原因。
【小题2】材料反映了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的意见,还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主流意见。请你把其中一方的意见(观点及理由)用不超过40字表述出来。
9.
历代儒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探讨和阐述。尽管存在着一些片面、过时的观念,但儒家人生哲学的确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不但耍有一定的能力和才气,而且还必须有坚定的理想和志向。否则就会一事无成。人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只能随波逐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最终将一事无成。
在孔子及儒家的人生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就孔子个人来说,他早年就“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即使在周游列国屡遭冷遇、四处碰壁的情况下,他也毫不退缩,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正义性,并为之艰苦努力。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只要生命不息,就要积极进取。《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认为,人生的好多方面,由乎己而不由乎人。
当今,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吏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备刚健自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摘编自杜振吉《开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人生哲学包含着丰富、深刻、睿智的哲理,历代学者对它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正面解读。
B.儒家倡导的人生哲学以“志”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并认为人生多方面都是由己不由人的。
C.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是对儒家人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与孔子所讲的“立志”没有本质的差别。
D.社会理想即政治理想,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预期以及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论证儒家人生哲学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下文阐述开掘其现代价值奠定基础。
B.文章大量引用儒家学者的语言,一方面阐述了儒家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说服力。
C.对于理想志向这一分论点,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但重点是阐述理想志向的当代含意。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论证层次清晰,有条不紊,便于读者接受。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力、才气以及坚定的人生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保证,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B.生命不息,积极进取,体现的是儒家人生哲学中人要有主观能动性,是由内而外的进取精神。
C.社会要求进步的客观性使得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成为必然要求,而儒家思想成为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做出贡献的人,与儒家思想的精华有着重要的关系。

6.名著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前情简介)林冲带着夫人到大相国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鲁智深并与之结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见其美貌,便欲霸占,被闻讯赶来的林冲与鲁智深制止。后高衙内与林冲的好友陆谦等人勾结,三番五次设计强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设下毒计,让人假扮卖刀人设法将宝刀卖给林冲。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有很多暗示性的伏笔文字。比如一开头便说林冲“把这件事不记心了”,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读者要注意下文出现的事情同“这件事”有关。
B.林冲对宝刀从来就有很大的兴趣。他没听到卖刀人前面说的两句话,是因为正和好朋友说话;一旦听见了卖刀人的话,他就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宝刀上。
C.林冲为人忠厚老实,轻信别人。尽管卖刀人一再表示要将刀卖给林冲,还降低价格,又不敢正面回答林冲关于其家世的问题,林冲对他仍未有丝毫怀疑。
D.林冲有一股好胜心理。他买了宝刀之后“不落手看了一晚”,就是因为高俅不让他看宝刀,因而想用这把宝刀同高俅慢慢比试,试图争一口气,比赢高俅。
【小题2】根据本节内容,分析林冲有哪些性格特点。
【小题3】根据本节内容和你课外对《水浒传》的阅读和了解,分析林冲买刀的原因。

7.材料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天,猴子得到一面镜子,就拿着它去向其他动物显摆。熊往镜子里看,立即就说他很伤心,自己竟然长着一副如此难看的脸。狼说,他真希望能有一张牡鹿的脸和一对漂亮的鹿角。动物们照过镜子之后,都觉得很悲伤,因为自己没有长着一张与森林中其他某种动物的脸。猴子把镜子拿给猫头鹰。猫头鹰已经见证了整个过程,于是说:“不,我是不会对着它看的,看了反而徒增烦恼。”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语言表达(共1题)

12.
在下面 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____,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____。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_____,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