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7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háo) 迭起(dié) 模样(mó) 义愤填膺(yīng)
B.彷徨(páng) 哺育(bǔ) 字帖(tiè) 迥乎不同(jiǒng)
C.凹凼(dàng) 默契(qiè) 晌午(xiǎng)   烟雾缭绕(rào)
D.校补(jiào) 亘古(gèn) 惩罚(chěng)   潜心贯注(qiá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肿胀  斑澜   锲而不舍 深恶痛绝
B.屏嶂  踌躇   言外之意 妇儒皆知
C.诘问  烦琐   锋芒毕露 大庭广众
D.取谛  污秽   一反即往 锲而不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最近喜欢上了文档编辑,有疑难常常不耻下问,我总是会耐心跟他解答。
B.校运会将在下周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C.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D.超市经理对防火问题,总不以为然,一旦火灾发生可就后悔莫及。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调查,本次事故原因是由这家公司违规储存危险货物造成的。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1】诗中“漫漫” “龙钟”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小题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禹治水
C.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故“蒙乃始就学”。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方面从正面表现孙权劝学有成效,一方面表现吕蒙的自得与自信。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以及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
7.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②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④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⑤但手熟尔(《卖油翁》) ⑥释担而立(《卖油翁》)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小题1】选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小题2】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这句中的“三哼经”为什么不改为“山海经”?
【小题3】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请你想象一下“我”会对阿长说些什么,并写下来。
【小题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不肯做”与“不能做”的区别在哪里?这句赞叹的话称赞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9.
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5.作文(共1题)

10.
请先选择合适的内容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题目:这个人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