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69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3

1.选择题(共8题)

1.
在以下空白处选出恰切的一组词语填空(  )
①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的下结论。
②蛇的嘴几乎可以碰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慵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 悠长的午后。
③在无可_______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A.草率  度过  告慰B.轻率   度过   告慰
C.轻率  渡过  自慰D.草率   渡过   自慰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记(zhá)  胎(pēi)   染(xuàn)    无声息(qiǎo)
B.先(bǐ)    金(chuàn) 乳(ǎo) 外强中(gàn)
C.鼓(yè)    晦(sù)    裂(jūn) 有成效(zhuó)
D.妊(shēn) 慢(bǔ)    惩(chuāng) 相为命(gēng)
3.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箠楚 玉醅 修葺  食不果腹B.暗淡  尸骸  端祥 变换莫测
C.攒射 泄露 渡假村 鞭辟入理D.嗜好 拨擢 暮霭 辐员辽阔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上举案齐眉的夫妻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
B.他是个读书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忘了吃饭。
C.在悼念周总理诗歌朗诵会上,诗人们长歌当哭,沉痛地悼念我们的周总理。
D.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5.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里的通知说,让王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D.③②④⑤⑥①
8.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W

X

Y

Z

A

S

SO2

SO3

H2SO4

B

Na

Na2O2

NaOH

NaCl

C

Fe

FeCl3

Fe(OH)2

FeCl2

D

Al

AlCl3

NaAlO2

Al2(SO43

2.句子默写(共1题)

9.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二)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何等已数言上   度:估计
B.王策安所决耳     顾:只是
C.王欲拜之 必:如果
D.择良日,斋戒,设坛场,礼,乃可耳。 具:准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拜大将,韩信也 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可耳
B.何来谒上,上怒且喜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C.始布衣时,贫无行 吾公以为将
D.能郁郁久居此乎 沛公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岁,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终了
C.单父人吕公沛令 善:交好
D.吕公者,好相人  好相人:喜欢帮助人
【小题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③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小题5】把上面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5.材料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共2题)

1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修改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把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为意义相关的几个短句,不能丢失重要信息。
我在想:伴随着漫长的几千年而事实上极为短暂的人类社会所发展起来的在所有人心中已经成为“永恒”的人类文明会不会也有一天真的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只留下废墟和沉寂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