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96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   龟裂(jūn)    皎洁(jiǎo)   销声匿迹(nì)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屹立(qì) 风雪载途(zài)
C.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D.羁绊(jī) 冗杂(rǒng)   亢奋(kàng)   晦暗(huì)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轻盈  凌空  眼花缭乱   广袤无垠
B.簇拥  禁锢  因地制宜   坦荡如砥
C.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
D.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世故
3.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    )
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的,恐怕没有一条河流能有这样清。________,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漂移。
①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
②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小虫爬过的爪痕
③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
④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
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2.字词书写(共1题)

7.
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传承  发扬  文明 礼仪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
(3)咸来问讯(_________)
(4)欣然规往(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3】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小题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
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母亲
莫言
①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后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⑦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题2】第②③④⑤段的几件事作者记忆深刻,根据事件内容概括母亲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
【小题3】揣摩第③段中画线句内容,说说母亲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小题4】第⑥段段尾说“想起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你能想象出作者道歉的内容吗?
【小题5】请你写出几句深切表达对自己母亲感激话语。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圆珠笔头的制造难度有多大
任志方
①圆珠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油性圆珠笔头的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水性圆珠笔头的圆珠则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圆珠笔,要满足在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且不出现断线的情况才算合格。
②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的硬度比钢的硬度高数倍,仅比金刚石的稍微差一点。其制造工艺和轴承滚珠的类同,主要是采用滚珠旋压成型技术,用钢丝冲剪,或成型锻压成小方块,再磨成圆珠,需要专用的滚珠凹模座,它的精度与旋压力、转速有关。
③这一产品真正的设计难点在于怎样把这么小的圆球,在极大的生产数量下,做到相同的尺寸。这里的高精度、高互换性是基于整个制造体系的严谨得到的。
④笔头的另外一部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此前都长期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微米之内,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也就是放小圆珠的地方,厚度仅有0.3毫米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⑤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笔的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以来自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为例,生一产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__多道工序。
(摘自《齐鲁晚报》2017年1月12日 有删节)
【小题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小题2】文中第5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小题3】文章第④段中加点字“等”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请说说看。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12.
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书写
13.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浓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4.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姓名;(3)详略得当,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