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6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0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挚友(zhì) 气氛(fēn)   胸脯(pǔ)    扑朔迷离(shuò)
B.诧(chà)异 字帖(tiě)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ǒu)
C.荒僻(pì) 霹雳(l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D.愧怍(zu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奠基    抱歉   鲜为人知   深恶痛绝
B.卓越    婉转   熟能生巧   锋芒毕露
C.狂澜    烦燥   家喻户晓   大庭广众
D.懊悔    斑斓   微不足道   妇孺皆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变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C.岳池多风光,绿树葱茏的金城山、碧波荡漾的翠湖……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D.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最后一课》是美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歌颂了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无比深挚的爱国之情。
C.《木兰诗》是我国东汉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D.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鲁迅自传》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注】①②③底(de):旧同“的”。
【小题1】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鲁迅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
【小题2】“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中的“变故”能否换成“变化”?说说你的看法。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鲁迅从出生到留学归来的情况。
B.从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饱经挫折、半途而废的人。
C.“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一句表现出作者的无奈、失落、孤独和惆怅的心情。
D.从鲁迅的人生道路选择中我们懂得了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在人生的转折点处要
做出明智的选择。

4.对比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担而立(_______)
(2)尔安敢吾射(_________)
(3)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钱覆其口     蒙辞军中多务
B.康肃笑而遣   皆北方学没者也
C.自钱孔入,钱不湿 七岁能涉
D.乃取一葫芦置地 问没人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甲)文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
C.(乙)文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告诉我们求学也好,问道也好,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的道理。
D.(甲)(乙)两文分别运用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但却揭示了相同的道理。
【小题4】这两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语言综合运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    ,   
(1)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A.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
B.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
(2)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萌芽》将开辟专栏介绍这四部名著,请为该专栏拟一个能涵盖四部名著主题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9.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最棒
(2)少年的世界里,有欢乐,也有烦恼;少年的世界里,有好奇,也有想象;少年的世界里,有探索,也有思考。少年所做的事总是真实的,少年所做的梦总是多彩的,他们那颗探求的心永远是那么强烈……
请以“少年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2)要表达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