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62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造(chì)踌(chú)朱(tuò)猿(náo)
B.喧(huī)急暮(zhēn)着(guǎn)青(zhǒng)
C.目(chēn)哑(ōu)然(wǎng)狗(zhì)
D.骐(jì)两(yàn)忌(huì)绳(zhòng)
2.
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这里作者借景抒情,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写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使人望人生畏。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借自然界中最擅长攀越险地的动物反衬地势的险要,易守难攻。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狼与豺”比喻叛乱的人。诗人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劝告当朝统治者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E.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
对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亮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凤姐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宝玉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B.凤姐主要是正面描写,宝玉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C.凤姐出场是“形神兼备”,极尽自我表演之能事;宝玉出场是先写“形”,再出场是由“形”写到“神”
D.宝玉的出场是由他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的。凤姐的出场是为了迎合贾母的欢心。
4.
选出对杜甫《登高》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丽图景。“哀”写出了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啭不绝的情景。虽一字未言悲,但处处渗透悲意。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说明作者独自登高,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再想到自己孤独登高、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苦恨”是烦恼和仇恨的意思,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极端不满和烦恼的心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的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5.
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感自己与琵琶女有颇多相似,请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从繁华的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
B.一个是满誉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曾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C.一个善写诗,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琴,一个能欣赏,他们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的“幽愁暗恨”。
6.
作者多次描写祝福景象,并把小说取名为“祝福”,这是有深刻含义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祝福的环境具有典型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产生祥林嫂的悲剧。
B.从祝福写起,到祝福结束,中间反复写祝福,小说以祝福为情节线索结构全篇。
C.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使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形成鲜明对比。
D.小说中的“我”是在“祝福”时来到鲁镇的,所以要写祝福,使文章的真实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弹数曲:畅快B.委身为贾人妇:商人
C.年秋:第二年D.以赠之:唱歌
8.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使人听此朱颜
A.而学于师B.外连横而诸侯
C.沛公欲关中,使子婴为相D.学而
9.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却匈奴七百余里D.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10.
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炎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降职。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是指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11.
对李商隐《马嵬》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诱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诱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12.
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2.诗歌鉴赏(共1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值安史之乱,诗人56岁,避乱夔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描写了秋霜肃杀,枫林衰败的景象和巫山巫峡萧瑟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兼天涌”“接地阴”准确、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巫峡波涛汹涌,群山上风云滚滚的景象。
C.颈联对仗工整,数词使用巧妙,“两开”写夔州的菊花两次开放勾起了诗人的伤心泪,“一系”则用双关,写舟系于岸也是写心系故园。
D.尾联在前面的视觉描写基础上进一步从听觉角度描写夔州秋景,让读者不由想起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名句来。
E.诗作以“秋兴”为题,可见诗人尽管身处乱世,却也难得有片刻欢愉,因而本诗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小题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连衡而诸侯 斗:使……·争斗
B. 南取汉中,西巴、蜀 举:侵犯
C. 赵奢之制其兵 伦:类
D. 乃使蒙恬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连衡,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军,即联合较为弱小的几个国家共同对付强国。
B. 四君,指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C. 墨翟,即墨子,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
D. 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 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作出高度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
D. 本文是一篇政论,以议论为主,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5.
阅读《祝福》选段,完成下列小小题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起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小题1】画线句“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
A.鲁镇所有的人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
【小题2】“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句中的“如此”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段中的“我”是指鲁迅先生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情景默写(共1题)

16.
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写瀑布飞泻 、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刻画了蜀道之难。
(2)《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荀子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1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获得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舍己救人的杜富国、有见义勇为的吕保民,在关键时刻心存大爱和正义,知道自己该如何来做;也有长期坚持在普通工作岗位的雪线邮路驾驶员其美多吉和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甘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也有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实验倾注全部心血的程开甲,为国家生物多样性收集数千万种子的钟杨,他们一心报国,忘了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职业也有千差万别,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这都在我们的选择。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要求:根据材料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以外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7.语言表达(共1题)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