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六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6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8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明白一生有多少时间,也无需明白,我们都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为结束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邓稼先鞠躬尽 cuì(1)_________,献身祖国核事业;为争取民主,闻一多在敌人面前说得痛快,气冲 dǒu(2)_____牛;为保家人平安,木兰面对可汗大点兵的军 tiě(3)______,毅然替父出征;为感恩他人的关爱,老王拖着 zhì(4)____笨的身躯,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无论现实多么的糟糕,不管生命是否短暂,我们都要活出自己。

2.诗歌鉴赏(共1题)

2.
古诗阅读
【甲】送沈子福之江东 【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     李白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罟(ɡǔ)师:渡船的人,即船夫。②临圻(qí):地方名。③广陵:江苏扬州,在当时有“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之美誉。④唯:通“惟”。
【甲】【乙】两诗同为送别诗,且都与春天有关,但情感略有区别。
【小题1】【甲】诗王维把对友人的思念比作___________,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2】【乙】诗中李白翘首凝望,心潮起伏犹如_________,抒发_________之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
(3)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  
(4)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文学作品阅读
挑战 233 米
郭丽萍
2米、1 米,我马上就要从澳门塔上跳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了……这天早晨,我从梦中惊醒了,提前嗅到了恐惧的气息。
好在我与恐惧中心点的距离是逐步接近的。午餐地点在澳门塔脚下,抬头仰望,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有人一跃而下,激起周围游客的一片惊叹。我们先去的是 58 层的室内观光层,那里可以 360°观赏澳门全景,还可以透过 200 多米高的特制玻璃地板俯瞰地面。负责澳门塔推广工作的 Vincent 给我看了他 50岁生日时的蹦极照片:双手展开,身体直直地从跳台上倾斜而下,像一只展翅俯冲的大鹏,酷极了
我有轻度恐高症。此时,我强迫自己一点点地站到玻璃地板的中间,直视脚下:地面上的行人像是会活动的小黑点。我的心跳迅速加快,双手发凉。我看到了,下面有气垫。一想到从 233 米的高度落下,人体下坠的最大时速高达200 公里,以这个速度摔在气垫上……那画面太悲壮,我不敢想。
头顶就是蹦极跳台。一群人趴在玻璃那儿,等着看上方的人跃下,然后一起惊呼。蹦极台在 61 层。先签“生死状”,然后会拿到一张橙色的入场证,接着换上统一的黑色 T 恤,存包、穿安全背带、换鞋、称体重。给我穿背带的是一个来自菲律宾的小伙,我扫了眼他工作牌上的名字,说:“Hey,Joel,你得 200%地确保这足够安全。”
Joel 乐了,答:“我做 1000%的保证。”
然而,我还在迷惑,我恐惧的到底是发生概率极低的风险,还是 233 米的高度本身呢?
脖子上挂了两块牌子:Birthday  Jump(生日跳)和 Priority(优先排队),所以不用太多等待,我便走出玻璃门上了蹦极台。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
身上佩带的所有东西在换衣服的时候就已取下,包括手表,所以没法知道准确的 脉搏频率。但相较在 58 层的时候,已经平静许多,特别是和其他人在教练的带 领下,嘿嘿吼吼地一起做了很欢乐的放松动作之后。听着动感十足的音乐,不免 有点亢奋起来。
然后,挑战开始了。我站在跳台边,沉重的橡皮绳先被放了下去,那股 重力简直要把我一起扯带下去。天气微热,还有点风。我双臂展开平举,大脑一 片空白。工作人员让我对着各个角度的摄像头招手,包括戴在我右手腕上的迷你 摄像头。我居然还能挤.出笑脸!
左手边“空中漫步”的小伙伴们,在没有护栏的钢架上排排坐,悠闲地 晃着悬空的双脚,开始为我唱生日歌,但我真的顾不得了。因为工作人员开始倒 数:“5、4、3……”听到“1”我牙一咬腿一蹬就跳了——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
我的身子像一块密度过大的金属块,急速下坠。只有蹦极过我才知道, 现实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跟任何飞行梦境都不一样,它让你感受到重力的真实存 在,以及它的强大和不可抗拒。其实下坠的整个过程就四五秒钟的时间,但速度 和踏空带来的极大恐惧感,使得这个物理时间好像被无限地拉长。整个世界只剩 下不知何时才会停止的下坠、下坠,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脸部肌肉已经失控。所谓 的表情动作,已完全取决于本能的反应。
等我稍微适应了脑充血、恢复冷静的时候,我左脚的鞋子松了!正担 心它会不会掉落并且砸到无辜路人的时候,我已经到达底端,反弹上升的一瞬间, 我找到那根红色绳子,用力一扯……好样的,顺利转为直立姿势。我紧紧抓住橡 皮绳,像不会游泳的人探到了浮板一样,心里踏实了许多。再次下降的过程中, 我已经可以淡定地抬起右手腕对着摄像头做鬼脸了。
人们说蹦极很容易让人上瘾。从飞身跃下,到安全触地,整个过程不 到两分钟。我意犹未尽:这就结束啦?!以至于面对小伙伴们“什么感觉啊?” 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不过瘾,还想再跳一次。”
也幸亏是跳完才知道,澳门塔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商业蹦极 跳设施”的保持者,否则事先赋予自己这一跳过多意义,有心理包袱,难免会束 手束脚,没法儿正常发挥。
极限运动的精神在于挑战自我。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Sometimes what you're most afraid of doing is the very thing that will set you free(有时候,能让你释然的,恰恰是你曾经最畏惧的事)。
可不是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蹦极过程
“我”的心理
做蹦极前的准备工作
(1)   
上了蹦极台
(2)   
(3)   
恐惧
适应了脑充血状态
恢复冷静
顺利转为直立姿势
(4)   
 
【细品语言】
【小题2】联系上下文,按要求作答。
(1)双手展开,身体直直地从跳台上倾斜而下,像一只展翅俯冲的大鹏,酷极
了。(理解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
(2)我居然还能挤.出笑脸!(句中的“挤”字能否改为“做”?)
_________
【探究写法】
【小题3】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作者的日记(原版),一个是发表在报刊上的修改版,请比较两者的异同,说说报刊编辑为什么进行这样的修改?
原版:
2 米、1 米、0 米,这是我与蹦极台边缘之间一点点缩小的物理距离。我马上要从澳门旅游塔上跳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了……
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便提前嗅到了恐惧的气息。比闹钟早了一个多小时,按习惯我本会眼睛一闭,放心地继续睡过去,更何况当晚只睡了三个多小时,还躺在五星酒店传说中的“天梦之床”上。但不速之客闯进了意识:233 米,平生第一跳……然后就没法愉快地赖床了。
修改版:
2 米、1 米,我马上就要从澳门塔上跳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了……这天早晨,我从梦中惊醒了,提前嗅到了恐惧的气息。
【感悟主旨】
【小题4】网上新闻常报道有人因蹦极而死亡,因此有人说,蹦极是“在拿生命玩游戏”,于是,班级里就此展开了一场辩论。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站在正.方.的角度,对以下反方的言论进行反驳。
反方:蹦极是“在拿生命玩游戏”。蹦极作为一种高度危险、带刺激性的疯狂体育运动,让许多人拿生命做筹码,冒险去做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疯狂挑战,也许, 挑战者稍不留神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失误,就会造成生命终结。生活中,家校教育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所以,为了生命安全着想,不应该去蹦极。

5.对比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轼《苏东坡集》)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便的样子。文中指轻易就学会。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久而不去:______
(2)惟手熟:______
(3)夫没者苟然哉:______
(4)故凡不学而务求其: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家圃/问没人
B.徐以杓酌油沥/见舟而畏
C.钱覆其口/其言试之河
D.自钱孔入,钱不湿/七岁能涉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并请结合(乙)文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6.名著阅读(共1题)

6.
名著阅读。
我校微信公众号为《骆驼祥子》作了一期推送,请你回复精选的读者留言。
壹 一个车夫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他最大的梦想是能够拉上自己的车,但他的生活却处处遇到困境,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贰 小人物的爱恨悲欢
我们跟随作者笔下的人物,历经一场场心理上的挣扎。祥子是在底层挣扎的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书中还有很多跟他相似的浪花儿。
叁 他活生生地死了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的挣扎并没有带来改变,他已经死了,活生生地死了!
精选留言
网友:了了
想问问祥子的三起三落中他卖骆驼的钱是怎么丢的?
回复
哦,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
网友:三忘
“祥子是在底层挣扎的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书中还有很多跟他相似的浪花儿。”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我觉得书中的小福子也是这样的人,对吗?
回复
你理解得很对,因为小福子她____________
网友:不跟随
为什么说祥子“活生生地死了”,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回复
可以这样理解,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在古代指的是 15 岁,在今天就是指读初中的年龄。这是一个吸收知识的年纪,同时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叛逆”年纪,往往内心未曾成熟,却又急于成熟。方华就是这样的初中生,不听家长老师劝说,沉迷网络,装成很世故,喜欢用惹事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学小混混的模样等等,你作为方华的同桌,请给他写个温馨提示,字数 120 字左右。

8.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当我们面对生活怀有一颗诗意之心时,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常常怀念一个人或一份友谊或一段动人的故事。也许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美 好呼唤和对历史的应答。
请你以“我怀念的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