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米,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藐,多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

(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
(2)分析大窝凼天坑建设射电望远镜的优势条件。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米,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藐,多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

(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
(2)分析大窝凼天坑建设射电望远镜的优势条件。
2.
(2)试分析工业梯田在福建兴起发展的主要原因。
(3)工业梯田实施中常见的形式有:工业台地型、生态嵌入型。工业台地型是以改造低缓山地,“推平建设”为主的开发方式。生态嵌入型是不破坏原始地形地势,将工业厂房区隐于山林的开发方式。试分析与生态嵌入型相比,工业台地型的优缺点。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梯田”是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工业梯田”模式首先在福建兴起。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图。
(2)试分析工业梯田在福建兴起发展的主要原因。
(3)工业梯田实施中常见的形式有:工业台地型、生态嵌入型。工业台地型是以改造低缓山地,“推平建设”为主的开发方式。生态嵌入型是不破坏原始地形地势,将工业厂房区隐于山林的开发方式。试分析与生态嵌入型相比,工业台地型的优缺点。
3.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厘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1)推测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指出受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
(3)分析评价渤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厘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1)推测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指出受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
(3)分析评价渤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2.单选题- (共7题)
4.
下图为2015年12月1日20:0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间,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小题2】上图中冷锋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山东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小题3】图示时间,有关东北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时间,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山东气温骤降 | B.河南普降雨雪 |
C.黑龙江降雪 | D.内蒙古西部普降暴雪 |
A.![]() | B.![]() |
C.![]() | D.![]() |
A.吉林东部吹西北风 | B.M线上数值可能是1015百帕 |
C.辽宁东部风力比西部小 | D.M处近地面水平方向气流辐散 |
5.
下图表示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大陆是
【小题2】M处降水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若N处海域洋流势力减弱,会导致该区域

【小题1】该大陆是
A.北美大陆 | B.非洲大陆 | C.南美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A.洋流、地形 | B.洋流、海陆位置 | C.海陆位置、纬度 | D.地形、纬度 |
A.干旱加剧 | B.出现洪涝 | C.渔业增产 | D.气温降低 |
6.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后退。下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②③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与③→④岩层更替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有( )

【小题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海退→海进→海进 | B.海进→海进→海退 |
C.海进→海退→海退 | D.海退→海退→海进 |
A.沿海陆地被淹没 | B.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
C.河口地区土地盐渍化减轻 | D.咸潮危害减轻 |
7.
【小题2】图中所示自然带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乞力马扎罗山北坡雪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为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地形 | B.降水 |
C.海陆分布 | D.洋流 |
A.①、丙 | B.④、乙 |
C.③、甲 | D.②、丁 |
A.温度较低 | B.坡度较小 |
C.降水较少 | D.纬度较高 |
8.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小题2】该城市的地域形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1】该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商务区 |
A.团块状—平原地区 | B.组团状—丘陵地区 |
C.条带状—河谷地区 | D.星状—山地地区 |
9.
某工业地域的工业部门主要由煤炭、电力、机械、钢铁和化学工业构成,下图示意各工业部门之间生产上的联系。b是化学工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域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小题2】图中a、c、d、e表示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小题1】该地域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属于综合性的工业地域 | B.对资源的依赖度较低 |
C.对资金的依赖度低 | D.结构简单,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 |
A.煤炭、电力、机械、钢铁 | B.电力、煤炭、钢铁、机械 |
C.电力、机械、煤炭、钢铁 | D.煤炭、机械、电力、钢铁 |
10.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下图为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下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人口分布
【小题2】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广东人口分布
A.东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
B.西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
C.东部人口较稀,西部人口较密 |
D.全省人口分布较均衡 |
A.人口迁入量大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大学数量迅猛增长 | D.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
A.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 |
B.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减速 |
C.城市化发展迅速,交通、住房压力减轻 |
D.由粮食基地转化为粮食调入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