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52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2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如果单项式﹣x3ym+2与x3y的差仍然是一个单项式,则m={#blank#}1{#/blank#}.
4.如果单项式﹣x3ym+2与x3y的差仍然是一个单项式,则m={#blank#}1{#/blank#}.
5.
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敕(chì)造   骐骥(jì) 笑靥(yè) 沸(fèi)反盈天
B.蚕噬(shì)   蹂躏(lìn)    榫(sǔn)头 鞭(chī)笞天下
C.贾(ɡǔ)人    踌蹰(chú)    形骸(hái) 百无聊赖(lài)
D.忖 (cǔn)度    怯 (què)弱 盥 (ɡuàn)沐 度长絜(qì)大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致命的灭顶之灾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
B.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名牌产品是一座城市的“亮点”,能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这是有目共睹的。
D.经销商与生产厂家互相勾结,将一些原本就卖不出的产品堂而皇之地拿着补贴进行销售,牟取暴利。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用姓氏作为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B.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中国首次以阅兵这种特殊形式来纪念,源于抗战胜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所决定。
C.英国交通部拟于今年出台更为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加大对开车使用手机的处罚,以期尽快遏制这一驾车恶习。
D.在完善的支持体系作用下,小企业得以成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在过去的10年里创造出美国7%左右的新增就业,贡献出55%的技术创新。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C.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
D.“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
E.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瞻,字思范,琅邪临沂人,宋太保弘从孙也。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瞻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于棋射尤善。
(2)颇嗜酒,每饮或竟日,而精神益朗赡,不废簿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祝福
我因为常见些⑴但愿不如所料,⑵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⑶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上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起来。
【小题1】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
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
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
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严谨。
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题2】最后一段中依次填入甲乙丙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A.寂静 沉寂 舒畅B.安静 沉静 畅快
C.寂静 孤寂 畅快D.安静 寂静 舒畅
【小题3】“陈旧的玩物”是指___________,“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这段文字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5】这段文字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6】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的意义是什么?

5.情景默写(共1题)

11.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师说》中观点与之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命题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古人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想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事先做一定准备。准备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
请以“小议准备”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