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51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大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_____________。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的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⑤③①④②B.③⑤①④②C.⑤③①②④D.③⑤②④①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火钵(bō)  租赁(lìn)  肄业(yì)  百舸争流(gě)
B.颓圮(pǐ)   消弭(mǐ)   蕈菌(xùn)  妄自菲薄(fěi)
C.彳亍(zhù)  猗郁(yī)    平仄(zè)  长歌当哭(dāng)
D.青荇(xìng) 屋椽(chuán) 脉脉(mò) 桀骜不驯(ào)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4.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秦朝通行的主要字体,它把楷书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形进一步简化,书写变得简便,象形程度大为降低。
B.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C.雨果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D.《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将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晨 雨
杜 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B.首联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
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属:下属
B.目眦尽裂 眦:眼眶
C.则与斗卮酒 与:给
D.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B. 
C.D.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军霸上 
D.沛公欲王关中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向他示意,目的是向项羽表明忠心。
B.范增老谋深算,富有远见,认为如果不趁机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
C.项伯同项庄舞剑,并借机掩护刘邦,项羽对此不加制止,失去了一次杀死刘邦的良机。
D.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樊哙闯帐”这一情节,表现樊哙勇猛豪壮而粗中有细的特点。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作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

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拥有5 000多年的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乌,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固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文艺承载着国民精神,其创作源泉来自我们脚下的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广大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的活色生香的生活。
B.文艺既不被动反映生活又不机械复制生活,源于生活却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
C.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D.优秀文艺作品的小鸟若没有一般坚强的理论翅膀就不能飞得高远,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只有如此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才能生发出最动人的力量。
B.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就可能创作山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C.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融入自然万物,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在艺术领域得剑淋漓尽致的表现利发挥。
D.一个民族登上科学高峰需要理论思维,理论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艺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意识到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然而即便如此文艺的土壤也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
B.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作山自觉的同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等。
C.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气质、价值利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的中华艺术美学。
D.当今中国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正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群体和组织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着许多崭新课题。

5.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以上文字节选自巴金的长篇小说《________》(书名),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人物名)。联系原著,请写出两个最能体现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的四字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9.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7.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面是“中国环保”标志,请写出外圈环线以内的构图要素(“ZHB”为ZhongGuoHuanBao的缩写,不要求说明)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