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个行动计划十分 ,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
②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 工作立即展开。
③《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 三次。
①这个行动计划十分 ,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
②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 工作立即展开。
③《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 三次。
A.周全 安置 不只 | B.周密 安顿 不只 |
C.周密 安置 不止 | D.周全 安顿 不止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怯弱(qiè) 纨绔(kù) 戏谑(xuè) 敛气屏声(bǐng) |
B.盘螭(lí) 负疚(jiù) 悚然(sǒng) 沸反盈天(fèi) |
C.吞噬(shì) 形骸(hé) 撬开(qiào) 韬光养晦(huì) |
D.石栈(jiàn) 朔漠(shuò) 迁谪(zhé) 群山万壑(hè) |
5.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作者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长篇累牍的写下去。 |
B.参加此次画展的作品包括众多流派。大师们独具匠心、异彩纷呈的艺术创作,令出席这次展出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
C.因生活拮据而进城打工的他,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自己偷窃了商场的物品。 |
D.湖南耒阳的高考舞弊案已有“定论”,对甘肃天水组团跨省高考替考案的报道却是方兴未艾。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次过境外交免遭再次被冷落的命运,陈水扁及其少数台独分子绞尽脑汁,搞了许多小动作,但结果还是极其尴尬。 |
B.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
C.高三复习有三忌:一忌题海战术,二忌查漏补缺,三忌好高骛远。 |
D.年轻时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不可以拒绝学习,就象一棵树苗,如果在生长阶段拒绝吸收养分而错过了生长期,未来的这棵树就永远在其他树的遮蔽下。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
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
2.诗歌鉴赏- (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姚平仲小传
陆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洲盗起①,徽宗遣童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故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①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选自《渭南文集》23卷)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姚平仲小传
陆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洲盗起①,徽宗遣童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故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①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选自《渭南文集》23卷)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幼孤,从父古养为子 孤:少而无父 |
B.贼莫能枝梧 枝梧:抵抗 |
C.故以为浅,奔蜀 浅:浅显 |
D.度采药者莫能至 度:估计 |
A.钦宗在东宫知其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B.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C.厚赐金帛,许以殊赏 农人告余以春及 |
D.亦时为人作草书 |
A.姚平仲是北宋末年的一个青年将领,在保家卫国、反抗外敌侵扰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受人们推重。 |
B.由于宣抚使童贯的忌恨和排挤,姚平仲曾一度受到了冷遇,到钦宗即位时,又得到了任用,但未能建功。 |
C.到乾道、淳熙年间,八十多岁的姚平仲才走出深山,他精神矍铄,行动敏捷,擅长书法,但从不说自己得道的原因。 |
D.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同时又肯定姚平仲征讨方腊的行为,显示了作者思想反动的一面。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4月上)
【小题1】全文围绕“转身”行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④段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秦岭深处的美景,这些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3】请解释第④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4】从全文内容看,文章⑥⑦两段是否重复?为什么?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4月上)
【小题1】全文围绕“转身”行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④段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秦岭深处的美景,这些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3】请解释第④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4】从全文内容看,文章⑥⑦两段是否重复?为什么?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汶川大地震成因探寻
目前,中国正全力进行汶川地震救援,而科学家也开始给这场破坏性如此巨大、影响地区如此广泛的地震寻找成因。
科学家们称,目前来看,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这次破坏性巨大的地震。
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特别容易发生地震。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在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是个岛屿;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对板块漂移来说,这是个不慢的速度。
这种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板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也就是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称,如此强度的地震每50到100年会发生一次。
不仅如此,日本筑波大学(Tsukuba University)研究员Yuji Yagi牵头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表示,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断层线分两个不同阶段爆发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能因此而导致地震强度增大、时间延长。
该研究小组称,第一阶段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的运动,造成23英尺宽的地壳断裂,约为时50秒。随后不久,沿着该断层线的另外一个部分很可能发生了持续60秒的小滑移。
Yagi说,这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经历了为时大约两分钟的强烈地震。与此相比,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的强烈地震只有20秒,能量也不足汶川地震的1/30。
其他科学家还指出,汶川地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只有6英里。震源浅的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能量的释放距离地面更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所在大陆板块年代已久,很多地区地壳都很脆,且构造相似。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地震研究所的Teruyuki Kato说,这样,地震形成的冲击波能传播数百英里,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就像光波在光纤里传播一样。离震中约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
与此同时,在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由于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地质结构不稳定,震动更为严重。研究者表示,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的破坏力增大;而且土壤肥沃的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增大了人员伤亡的数量。
当然,有些问题还未找到答案。科学家们表示,该地区的地震研究也因为频繁的塌方而受阻,塌方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比如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
Kato说,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找到确切成因。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个地震相当活跃的地区。
(选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8年5月15日)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汶川地震破坏性巨大的原因的一项是 ( )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汶川大地震成因探寻
目前,中国正全力进行汶川地震救援,而科学家也开始给这场破坏性如此巨大、影响地区如此广泛的地震寻找成因。
科学家们称,目前来看,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这次破坏性巨大的地震。
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特别容易发生地震。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在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是个岛屿;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对板块漂移来说,这是个不慢的速度。
这种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板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也就是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称,如此强度的地震每50到100年会发生一次。
不仅如此,日本筑波大学(Tsukuba University)研究员Yuji Yagi牵头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表示,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断层线分两个不同阶段爆发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能因此而导致地震强度增大、时间延长。
该研究小组称,第一阶段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的运动,造成23英尺宽的地壳断裂,约为时50秒。随后不久,沿着该断层线的另外一个部分很可能发生了持续60秒的小滑移。
Yagi说,这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经历了为时大约两分钟的强烈地震。与此相比,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的强烈地震只有20秒,能量也不足汶川地震的1/30。
其他科学家还指出,汶川地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只有6英里。震源浅的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能量的释放距离地面更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所在大陆板块年代已久,很多地区地壳都很脆,且构造相似。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地震研究所的Teruyuki Kato说,这样,地震形成的冲击波能传播数百英里,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就像光波在光纤里传播一样。离震中约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
与此同时,在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由于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地质结构不稳定,震动更为严重。研究者表示,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的破坏力增大;而且土壤肥沃的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增大了人员伤亡的数量。
当然,有些问题还未找到答案。科学家们表示,该地区的地震研究也因为频繁的塌方而受阻,塌方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比如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
Kato说,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找到确切成因。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个地震相当活跃的地区。
(选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8年5月15日)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汶川地震破坏性巨大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易发地震。 |
B.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分两个阶段爆发,震动时间长。 |
C.汶川地震属浅源地震,能量释放距离地面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
D.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破坏力增大。 |
A.目前印度板块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快速运动,在大陆板块边缘部位积聚的能量剧烈释放,形成地震。 |
B.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认为,类似于汶川地震这种强度的大地震每50年到100年就会发生一次。 |
C.此次地震,距震中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是因为地震形成的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没有明显衰减。 |
D.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等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从而使得各国专家对汶川地震的研究一再受阻。 |
A.专家一旦找到汶川地震的确切成因,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带的地震问题。 |
B.地震持续时间的长短和能量的大小与地震中伤亡人数的多少成正比。 |
C.1995年神户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小于汶川地震,是因为震源离地表远。 |
D.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附近的地区,往往是地震多发地区。 |
5.材料作文- (共1题)
14.
有这样一个寓言:在地狱中众鬼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夹到了食物却无法放到嘴里,于是人人挨饿。在天堂中,众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同样是长长的,但是他们夹到食物相互放到对方的嘴里,于是个个吃得饱,人人都开心。这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也是幸福与不幸的差别。
想一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样来的吗?请以“幸福从何而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想一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样来的吗?请以“幸福从何而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语言表达- (共2题)
15.
把下面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
①它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过程和史实
②军事文学与兵书、生活都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③而且还表达了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④它不仅从兵书战策中获得智慧
⑤因此军事是形象化的兵书
⑥更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融入情节和历史
①它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过程和史实
②军事文学与兵书、生活都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③而且还表达了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④它不仅从兵书战策中获得智慧
⑤因此军事是形象化的兵书
⑥更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融入情节和历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