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454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秆(jí) 百(gě) 育(fǔ) 夜而出(zhuì)
B.遒劲(jìng) 视(wǔ) 伤(chuāng) 德量力(dù)
C.冰(xuè) 目(chēn) 参(shèng) 行霸道(héng)
D.漫(sù) 容(cóng) 戮(mò) 同仇敌(kài)
3.Can I{#blank#}1{#/blank#}(taste/drink) the cake?
4.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浸透着浓浓的哀愁,沉默的夏虫、康桥,烘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文章多层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她来到屋前的举止又一次证明了她的独特。我父亲常说,一般的基督教徒谁也不像她那样举止行事她没有拉铃,而是一直走到正对着我母亲的那扇窗前,往窗里张望。她把鼻尖贴紧到玻璃上,她贴得那么紧,以至我那可怜又可爱的母亲说那时她的鼻尖变平而且成了白色。
  她使我母亲吃惊不小,所以我一心认为:我在星期五出生实在要感谢她呢。
我母亲惊慌失措,起身走到椅子后面的角落。她站在对面,扫视着屋里。不慌不忙,若有所思,那神情,就像荷兰钟上的那个阿拉伯人一样。她的目光终于落到我母亲身上,她皱起眉头,像惯于驱使驾驭奴仆的主人那样对我母亲做了个手势,示意我母亲前去开门。我母亲就过去了。
【小题1】这段文字选自 (国籍)作家  创作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文中的她指的是  ,她是大卫的  。(2分)
【小题2】根据文中描写,概括“她”的性格特征。(2分)
6.
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文章,回答下面的小题。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了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①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老靶子路有一家小吃茶店,只有门面一间,在门面里边设座,座少,安静,光线不充足,有些冷落。 鲁迅先生这一位老人,穿着布袍子,有时到这里来,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人坐在一道谈了一两个钟头。

鬼到底是有的是没有的?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有一天鲁迅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往远处一看,远远有一个白影。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大,时高时低,

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

本来回学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就是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了。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所以还穿着硬底皮鞋。鲁迅先生决心要给那鬼一个

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

堆。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象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

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子的人在坟场上半夜作着工作。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一九三六年三月里鲁迅先生病了,靠在二楼的躺椅上,心脏跳动得比平日厉害,脸

色微灰了一点。

许先生正相反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显得大了,讲话的声音是平静的,态度并没有

比平日慌张。在楼下一走进客厅来许先生就告诉说: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鲁迅先生呼喘的声音,不用走到他的旁边,一进了卧室就听得到的。鼻子和胡须在

扇着,胸部一起一落。眼睛闭着,差不多永久不离开手的纸烟,也放弃了。藤椅后边靠

着枕头,鲁迅先生的头有些向后,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

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②

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地,不动地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染红

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①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医生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

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象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

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

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鲁迅先生睡在二楼的床上已经一个多月了,气喘虽然停止。但每天发热,尤其是在

下午热度总在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之间,有时也到三十九度多,那时鲁迅先生的脸是微红

的,目力是疲弱的,不吃东西,不大多睡,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

地方。躺在床上的时候张开眼睛看着,有的时候似睡非睡的安静地躺着,茶吃得很少。

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②纸烟听子不放在床边,而仍很远的蹲在书桌上,若想吸一支,是请许先生付给的。

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过度地忙了。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吃药,按着时间给鲁

迅先生试温度表,试过了之后还要把一张医生发给的表格填好,那表格是一张硬纸,上

面画了无数根线,许先生就在这张纸上拿着米度尺画着度数,那表画得和尖尖的小山丘

似的,又象尖尖的水晶石,高的低的一排连地站着。

在这期间,许先生比鲁迅先生更要担当一切了。

鲁迅先生吃饭,是在楼上单开一桌,那仅仅是一个方木桌,许先生每餐亲手端到楼

上去,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

花鱼或者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

下来的肉;若是鱼,也是鱼身上最好一部分,许先生才把它拣下放在小碟里。

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了楼梯上了楼。

一碗烧好的鸡汤,从方盘里许先生把它端出来了,就摆在客厅后的方桌上。许先生上楼去了,那碗热的鸡汤在方桌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①

许先生由楼上回来还说呢:

“周先生平常就不喜欢吃汤之类,在病里,更勉强不下了。”

把饭送上去,有时许先生陪在旁边,有时走下楼来又做些别的事,半个钟头之后,

到楼上去取这盘子。许先生楼上楼下地跑,呼吸有些不平静,坐在她旁边,似乎可以听到她心脏的跳动。

许先生冬天穿一双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时还穿着。有一次我和许先生在小花园里拍一张照片,许先生说她的纽扣掉了,还拉着我站在她前边遮着她。许先生买东西也总是到便宜的店铺去买,再不然,到减价的地方去买。处处俭省,把俭省下来的钱,都印了书和印了画。

窗外的黄昏,窗内许先生低着的头,楼上鲁迅先生的咳嗽声,都搅混在一起了,重

续着、埋藏着力量。在痛苦中,在悲哀中,一种对于生的强烈的愿望站得和强烈的火焰

那样坚定。

(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有删改)

【小题1】概括节选文字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小题2】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①“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面,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那碗热的鸡汤在桌子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
②“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时候张开眼睛看着,有的时候似睡非睡的安静地躺着,茶吃得很少。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
【小题3】在叙述鲁迅先生“踢鬼”这一故事时,萧红加了一句评述(见画波浪线句子),这句话是否有言外之意? 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4】既然本文题为《回忆鲁迅先生》为何又要大篇幅写许广平?

3.语言表达(共2题)

7.
《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等经典篇章将许多古人写得栩栩如生,请根据以下示例,从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个人物,概括其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6分)
示例:
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国智退秦晋联军。
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8.
请用对联形式给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4分)
昨日立冬,天气越渐寒冷。今年5月通车的雅西高速,也即将面临建成以来首次真正的考验。由于沿途经过泥巴山、拖乌山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路面积雪结冰等情况,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将发生在今冬的雅西高速上。
雅西高速交警预计,11月底到明年3月份期间,雅西高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积雪,但比积雪更难处理的是道路出现暗冰。目前交警部门已与高速公司制定了周密的预警方案,将根据不同程度的积雪情况来采取各级预警,部分路段禁止夜间通行。

4.命题作文(共1题)

9.
请以“秋天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