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 制约 控制 规定 左右 悬置 |
B.制约 支配 控制 左右 规定 悬置 |
C.制约 左右 控制 支配 悬置 规定 |
D.支配 制约 左右 控制 悬置 规定 |
2.诗歌鉴赏- (共1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异同点?
【小题2】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重金收买 |
B.道海安,如皋 道:取道 |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殆:大概,恐怕 |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
A.挟匕首以备不测 几以不纳死 |
B.为巡船所物色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
A.所选语段来自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本篇题为“后序”,体裁相当于“跋”,一般放在文集的前面, 来说明写作的经过等内容。 |
B.本文语言生动而准确,如选文第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出,渡,入,展转,至于”等词,反映了文天祥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和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
C.在选文第二段中,扣住一个“死”字,一口气历数了十八个死,写出了十七次非人世所堪的险恶经历,再现了此次北行经历的磨难。 |
D.选文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饱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基调悲壮。情因事勃发,各有不同,生动地表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内心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抒发了爱国忧国之志。 |
(1)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4.材料作文- (共1题)
一头驴跑进羊群里,它看看自己再看看羊群里的羊,觉得自己高大许多,就昂起头来,很自豪地说:“小羊们,你们看见没有?我比你们高出了一倍还多。我不仅长得高大魁伟,我的智慧和勇敢也是你们不可比的。如果我愿意的话,我早就当上了百兽之王。”
驴正得意的时候,忽然传来狼嚎声。高大的驴听说狼来了,赶快趴下,拼命往羊群里钻,恨不得把身子缩得比羊还小。
根据上述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