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4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应(hè)    黄(hūn)   抖(sǒu)    咄逼人(duō)
B.落(zháo)  粗(guǎng) 临 (wèi)   人迹至(hǎn)
C.悴(qiáo)  一(shà)   笑(nì) 为一谈(hùn)
D.倜(dǎng)  感(gài)   开(zhàn)   然大悟(huǎ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奥秘  云宵   轻捷   由然而生
B.渊博  和蔼   遮辟   人生鼎沸
C.决别  侍弄   化装   各得其所
D.宽敞  搓捻   秕谷   花团锦簇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所以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C.执著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D.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深受市民喜爱的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体现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B.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且十分头疼的问题。
D.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儿童阅读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切才刚刚开始,阅读的氛围还不浓郁。
         
①家长们也认为学好课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②但最核心的是培养一批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指导的专业队伍
③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多数教师还是比较简单地把阅读看作课文学习的补充
④而培养这样的队伍既需要理论的学习、实践的磨炼,也需要成功经验的借鉴
⑤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呼吁阅读、全力倡导阅读等都很重要
A.④ ① ③ ⑤ ②B.③ ① ⑤ ② ④
C.③ ④ ① ⑤ ②D.① ③ ⑤ ② ④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C.《秋天的怀念》 的作者是史铁生,他散文代表作还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D.《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也是教育家、慈善家。
7.
我们说话应根据场合选择相应的措辞,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叫“不耻下问”。D.欢迎别人到家叫“光临寒舍”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下列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首小令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这首小令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语录,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 (2)不矩:
(3)好之者不如之者:  (4)三军可帅也: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题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小题4】请写出两个出自选文的成语。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小题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不愿教研,坚持上课→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加点字,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探究人物心理或形象。
⑴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⑵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小题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____句赏析:
【小题4】“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5.作文(共1题)

11.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有些人使你感到感动;有些经历使你坚强……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3)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你在人生之路上也会遇到挫折和痛苦,而那些给你帮助,鼓励的人和事是否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请以“我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