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378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选择题(共1题)

1.

   2016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折戟沉沙,张艺谋 。而令,张艺谋 历四年之久打造出的《影》已经公映。上映以来,影片票房多少有些 ,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于围棋的世界。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始终    ,由此营造出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水墨意境”;影片中的斗争也如围棋般烧脑。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自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这与电影中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韫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    )。

《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蔓学,这无疑是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改编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阿树树)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B.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C.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D.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昕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对立的,也是转化的
B.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
C.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非对立的,亦非转化的
D.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是对立的,而非转化的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孚众望   处心积虑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B.深孚众望   呕心沥血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
C.深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
D.不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④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以事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武汉武昌)与他分别而作这首诗。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高诗首联紧扣标题,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指“行子”,借代手法写出友人飘泊无依,自伤身世的悲情;“金鞭”一句,则意气振发,有跌宕之势。
B.高诗颈联意在点明李侍御前往的安西,与秦城长安天涯相隔,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C.李诗首联写到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友人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遥将”一句暗示其将往之处的偏僻。
D.李诗颈联上句点出送别时天气晴朗,谷鸟吟唱,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下句写晚风中传来江猿的啸声,更是断人肠。
【小题2】两首送别诗,都有“一杯中”,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不盥栉。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①。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帝尝作宫体诗②,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选自《新唐书·虞世南传》有删减)

注:①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②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B.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C.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D.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旬,古时十日为一句,累旬,几十天。《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十旬”即“旬休”,唐代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
B.黄门侍郎,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隋唐时,黄门侍郎隶属门下省。
C.践祚,亦作“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阼阶主位,此处指秦王李世民登上国君宝座。
D.拾遗,指匡正别人的过失或缺点;也指职官名,掌供奉讽谏,以救补君主言行的缺失。文中指后一种情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笃志勤学,博闻强记。他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余年,勤奋专注,有时很多天不梳洗。他为皇帝书写《列女传》,没有一个字的差错。
B.虞世南忠直恳诚,为人峭正。唐太宗与他商讨古今政事,有一句话的差错,他也会怅惘恼恨;而隋炀帝则因他为人刚直,让他沉居下僚,多年未得提拔。
C.虞世南体恤百姓,刚烈敢谏。虞世南借陇右山崩之事,劝谏太宗施惠天下、重审冤狱。他认为皇上所做的宫体诗不够雅正,也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传于世,影响不好。
D.虞世南身兼五绝,深受追思。李世民曾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不仅为人忠谠友悌,且通晓文献诗书。他去世后,皇帝下诏让他陪葬昭陵,追赠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4月16日)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材料三:

互联网各类企业分布比例图


(选自《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四:

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 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小题3】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谎言

高沧海

一切要从夏至的丈夫说起。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客死他乡。

噩运当头,夏至第一个接到了消息。就在那天黄昏还早些时候,丈夫还和夏至通过电话,他说平安抵达,莫念。她则告诉他,妈才吃了一碗大米粥,还吃了一块甜瓜,现在正在看动画片,安静安详,勿念。

妈是丈夫的妈,早年丧夫,只守着这一个独子。老来瘫痪在床,全凭夏至照料。

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

托了借口,处理完丈夫的身后事,夏至回家来。

夏至的样子憔悴且衣裳显宽,摇摇晃晃,精神恍惚,老太太十分诧异,你这是怎么了?

夏至抱住老太太,好一番号啕大哭。她说,妈,你那好儿子,不要我了!

夏至哭哭啼啼,时至今日,她也不再瞒老太太了,她这几天就是在交涉这件事。她已被老太太的儿子无情地抛弃了,嫌她年纪大了,不好看了,老太太的儿子在外面又重新有了一个家,重新有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至少比他年轻二十岁。

老太太激动地拍着床板,畜生,畜生!

老太太说,你给那个畜生打电话,让他来见我!

换号了,打不通。

你去他那里闹!

说是在上海,也有说在北京,隔这样远,哪里找他去。

老太太问夏至,姑娘,这么说,他真不要媳妇了?夏至点头。他也真不要妈了?夏至再点头。

老太太哭着说,畜生啊,白眼狼啊!

夏至轻轻拍着老太太的背,妈,你放心,还有我呢,你永远是我妈。

老太太说,权当我没养儿子了,丢人现眼!

我去看望夏至。

夏至住在一个叫兰陵的地方。兰陵是我可以想到的最美的城市,那里有一座国家公园,从夏至的门前伸展一条柳阴大道,一直通向兰陵国家公园的北门。

夏至撩开门上的珠帘子,她转头向屋里喊,妈,我同学来了。

桌上是一篮洗好的甜瓜,翠玉似的,老太太坐在床上招呼说,同学,你吃,你吃。

夏至说,老太太喜欢吃甜瓜,便以为天底下的人都喜欢吃。她声音也不悄悄,也不怕老太太听见。说完了笑,我便接了甜瓜,不客气地吃了。

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看我,我说,好吃,好吃。

老太太笑了。

老太太说,同学,你也不是外人,你认识的人里有合适的青年,介绍给夏至啊。

夏至说,妈,说哪里去了呀。

老太太说,我老太婆年岁大了,指不定哪天就咔嚓了事,我那个儿子不顶事,就当废了没了,你说,不找一个人,夏至多孤单。

夏至说,妈,跟您说多少回了,哪天您老人家老了,不在了,差不多我也就退休了,我就回郑州老家。

夏至说她的老父老母住在郑州的郊区,小桥流水,有一大片田地,她将来可以帮着他们种菜种瓜,栽树栽花。

老太太让夏至带我去公园玩,她正好也要自个儿眯困一会儿小觉。

夏至说她早上六点半起床,去小区对过儿早点摊上来一碗热豆浆,她可以吃下四根老油条。八点十分她出门上班,老太太床边伸手可及的木桌上,纱罩下有一碗豆浆,两根老油条,或者两个小素包,那是夏至给她捎带回来的早餐。

中午十二点,夏至回家吃饭,路上也会捎点小菜回来。白天家里雇了一位帮忙的老阿姨。蒸屉里热着馒头,馒头要暄腾腾地热着才会有麦子的味道,老太太总是这样说。傍晚,老阿姨拾掇好了,老太太有时倚靠在床上,也捏花边水饺,数算着时间,一锅水坐在炉上咕嘟咕嘟开花时,正好夏至到家。这边洗手擦脸的工夫,一群小白鹅已出锅,挨挨挤挤。

老阿姨这时告辞。老太太眼巴巴瞅着,夏至正吃着,牙齿一紧,吐出一粒花生仁,老太太开心地笑了,她说,祝我姑娘事事如意,早早遇上一位好青年呀!

我说,这件事,就不怕不小心穿了帮,被老太太看穿?

夏至说,老太太年纪越大,也是稀里糊涂了。

我说,夏至,节哀顺变,别苦了自己,真心祝福你,遇上合适的就嫁了吧。

夏至摇头,她说,忘不了他。以后再说吧。

我与夏至坐在一起,她憧憬着向日葵花开,或许她自己也就相信了郑州的乡下一说。

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哪里有什么老父老母,哪里有什么郑州的乡下,哪里有什么一大片田地,我的同学夏至,自小就父母双亡。

(选自《天池》)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写夏至的丈夫去世,这样就把小说的矛盾揭示出来——夏至和婆婆怎么生活。
B.“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这第一反应表现了夏至的善良。
C.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这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灵活地设置情节。中间插入“我”这个角色,我就是作者本人。
D.本文情节清晰,语言简洁,用平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是就是这平凡的故事反映了中华儿女的不平凡。
【小题2】生活中“谎言”不让人喜欢,小说却以“谎言”为标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北宋元丰元年,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了一个在儒学史和庄学史上都颇为著名的命题一一“庄子阴助孔子”,提出“庄子盖助孔子者”,对孔子“阳挤而阴助之”。此说一出,有人击节赞赏,也有人大不以为然,此说遂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②我们认为苏轼所说的庄子,并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庄子,而是一个苏轼化了、士大夫化了的庄子。只有从士大夫精神的视角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苏轼“庄子阴助孔子”说的价值。概括地说,苏轼提出士大夫化的庄子具有如下意义:

③第一,“庄子阴助孔子”说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论社会如何动荡,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朝廷的正统思想。苏轼在理论上为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庄子阴助孔子”说并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公然背叛,它的大前提就是以孔为尊,维护孔子在学术史的独尊地位,维持儒学在士大夫精神中的主导地位。

④第二,“庄子阴助孔子”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调和了儒庄矛盾。一般人看来,庄子是一个“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的道家代表。北宋朝廷亦反对庄子思想的传播。《宋史·吕公著传》:“(元祜元年)令禁主司不得出题《老》《庄》书,举子不得以申、韩、佛书为学,经义参用古今诸儒说,毋得专取王氏(安石)。”当苏轼提出“庄子阴助孔子”说之后,庄子成为儒家队伍中的一员,庄子思想从此在儒家殿堂中可以光明正大地存在。此说分化和削弱了道家队伍,把敌方阵营中的二号人物纳入孔子阵营中,壮大了儒家的声势,增强了孔门的势力。

⑤第三,将庄子思想引入士大夫精神层面,为士大夫阶层指出了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路向。苏轼意在为士大夫阶层构建这样一种精神范式:孔子是大圣,孟子是亚圣,庄子是爱儒尊孔、教外别传的孔门弟子。孟子与庄子,一主一副,从不同的角度弘扬孔子思想。士大夫阶层本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政治人格,进入官场之后,在精神层面有诸多压抑焦虑,很容易产生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矛盾心态。而庄子思想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生的自适,在士大夫精神中引入庄子思想,为士大夫精神增加了新内涵。庄子思想客观上可以缓解士大夫的身心紧张,让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有所舒缓。解决了庙堂与江湖的矛盾,引起后世许多朝廷之士精神层面的共鸣。

⑥苏轼提出“庄子阴助孔子”之说乃是出于维护儒家发展的需要,是为了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此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儒庄矛盾,为庄子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新局面。从这个角度看,“庄子阴助孔子”说自有其历史合理性。

(选自孙明君《苏轼与士大夫化的庄子》,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阴助孔子”说强调庄子表面上排挤儒家思想,实际上是爱儒尊孔的。
B.“庄子阴助孔子”说的大前提是以孔为尊,它没有影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将庄子纳入孔子阵营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调和儒学与庄学的矛盾。
D.庄子思想可以缓解士大夫们的压抑焦虑,为他们指出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途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苏轼“庄子阴助孔子”说的目的、意义,以说明其具有历史合理性。
B.文章讨论的“庄子”是苏轼化了的、士大夫化了的庄子,不是史学意义上的庄子。
C.文章第四段引用《宋史·吕公著传》是为了说明当时朝廷中对庄子思想的反对态度。
D.文章主体部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概括分析了苏轼提出士大夫化庄子的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提出的“庄子阴助孔子”说获得人们的广泛支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苏轼为士大夫构建的精神范式中,孟子、庄子并驾齐驱,从各自角度弘扬孔子思想。
C.将庄子思想引入士大夫精神层面是一种现实需要,可以增加其内涵,解决庙堂与江湖的矛盾。
D.将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就能维持儒学的正统地位,发展开拓它的崭新局面。

5.情景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____”一句化静为动,悬崖高耸入云;浪涛汹涌,拍打着江堤,好似“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

6.语言表达(共2题)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 ___,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它们总是向外界表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___,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可以说,___,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而今,当综艺“爱上”诗词,当故宫变得“萌萌哒”……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蝶变”,正在用老百姓更加享受的方式,悄然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9.
2019年6月7日是端午节,学校要求每班准备一期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黑板报,结合《屈原列传》所涉及的内容,为黑板报设置三个板块,请你拟出三个小标题。
要求:每个标题不能超过10字。三个标题中至少有一处使用修辞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