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是否愿意延迟退休的民意调查层出不穷,民众对延迟退休议论纷纷,不赞一词者大有人在,有的调查中,甚至有高达90%的人表示反对。 |
B.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沸反盈天。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
C.今年以来,随着微博平台的兴起与壮大,微博营销风生水起 , 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业务范畴也越发“开疆辟土”,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
D.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 , 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孙道荣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
家里没有椅子,只有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家里来了人,客人或者同村的男人,父亲会起身往边上挪一挪,示意来客坐下,坐在他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坐另一条板凳。让来客和自己坐同一条板凳,不但父亲是这样,村里的其他男人也是这样。让一个人坐在另一条板凳上,就见外了。
工作之后,有一次回家,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烟雾从板凳的两端飘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①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
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评理。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
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是我的母亲和姐妹。那是唯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太软了,坐着不舒服。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去了。后来妻子提醒我,一定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伤了父亲。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吗?不是我不情愿,真的是沙发太小了啊。我的心,隐隐地痛。
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主动坐到他身边,和他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父亲依旧很少说话,只是侧身听我讲。他对我的工作特别感兴趣,无论我当初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后来调到报社上班,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是我升职之后不久,我回家报喜,和父亲坐在板凳上,年轻气盛的我,一脸踌躇满志。父亲显然也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听我滔滔不绝。正当我讲到兴致时,父亲突然站了起来,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翘了起来,我一个趔趄,差一点和板凳一起摔倒。②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不知道是刚才的惊吓,还是父亲的话,让我猛然清醒。这些年,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也做过一些部门的小领导,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亲给我上的那无声一课。
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没机会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了。每次回家,坐在板凳上,我都会往边上挪一挪,留出一个空位,我觉得,父亲还坐在我身边。我们父子俩,还像以往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坐在陈旧而弥香的板凳上。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E. 小说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也没有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平实而亲切的叙述;小说的结尾写“我”坐板凳留出空位,卒章显志。
【小题2】小说中画线的两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3】“坐同一条板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结合全文就其内涵进行分析。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孙道荣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
家里没有椅子,只有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家里来了人,客人或者同村的男人,父亲会起身往边上挪一挪,示意来客坐下,坐在他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坐另一条板凳。让来客和自己坐同一条板凳,不但父亲是这样,村里的其他男人也是这样。让一个人坐在另一条板凳上,就见外了。
工作之后,有一次回家,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烟雾从板凳的两端飘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①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
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评理。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
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是我的母亲和姐妹。那是唯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太软了,坐着不舒服。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去了。后来妻子提醒我,一定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伤了父亲。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吗?不是我不情愿,真的是沙发太小了啊。我的心,隐隐地痛。
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主动坐到他身边,和他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父亲依旧很少说话,只是侧身听我讲。他对我的工作特别感兴趣,无论我当初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后来调到报社上班,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是我升职之后不久,我回家报喜,和父亲坐在板凳上,年轻气盛的我,一脸踌躇满志。父亲显然也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听我滔滔不绝。正当我讲到兴致时,父亲突然站了起来,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翘了起来,我一个趔趄,差一点和板凳一起摔倒。②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不知道是刚才的惊吓,还是父亲的话,让我猛然清醒。这些年,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也做过一些部门的小领导,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亲给我上的那无声一课。
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没机会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了。每次回家,坐在板凳上,我都会往边上挪一挪,留出一个空位,我觉得,父亲还坐在我身边。我们父子俩,还像以往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坐在陈旧而弥香的板凳上。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我”在大学第一个暑假里第一次和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由此引出下文坐同一条板凳的几件事情,“板凳”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
B.“我”和父亲虽然坐同一条板凳,但很少说话,说明“我”们平时缺少沟通,使“我”们之间存在代沟;而父亲从不和女人坐同一板凳,表明父亲思想落后保守。 |
C.父亲嫌“我”家的客厅里的沙发软,坐着不舒服,其实父亲并非不想坐沙发,是由于“我”没跟父亲同坐沙发而是坐在沙发帮上的举动深深刺痛了父亲。 |
D.父亲让“我”和他坐同一条板凳,这也是对“我”的启发和教育,尤其是在“我”升职以后,父亲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让“我”懂得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
【小题2】小说中画线的两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3】“坐同一条板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结合全文就其内涵进行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在这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
在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之后,邵逸夫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杨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
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VB电视剧。在这些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园情怀。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
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
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年年捐出过亿资金。邵逸夫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100亿港元,人们熟悉的“逸夫楼”,遍及3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2008年和2013年,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亿港元。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选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邵逸夫具有杰出的经商才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小题3】为什么说“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请简要分析。
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在这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
在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之后,邵逸夫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杨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
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VB电视剧。在这些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园情怀。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
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
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年年捐出过亿资金。邵逸夫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100亿港元,人们熟悉的“逸夫楼”,遍及3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2008年和2013年,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亿港元。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选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邵逸夫的电影生涯,从大哥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在这里他为怀念祖国大陆的中国人生产了许多他们喜欢看的电影。 |
B.邵氏最擅长的是武侠题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使TVB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金庸也从此在内地风靡。 |
C.邵逸夫对人才独具慧眼,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钦点出人选和称号打造出了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 |
D.邵逸夫出生于上海,早年在南洋打拼,上世纪五十年代赴香港,并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邵氏影视帝国,后来又成为一名人人仰慕的慈善家。 |
【小题3】为什么说“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请简要分析。
3.材料作文- (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晒”,译自英文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成绩单、密友、名牌服饰……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享,由人评说,那么,你就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题目。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晒”,译自英文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成绩单、密友、名牌服饰……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享,由人评说,那么,你就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题目。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4.语言表达- (共2题)
5.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_____李白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_____,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_____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_____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_____李白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_____,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_____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_____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
5.其他- (共2题)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今年中秋期间,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举办“品乐”“临水”“赏秋”三大中秋主题游活动,并且公布十处赏月佳地。 |
B.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口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人口负增长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应该在很遥远的将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
C.近日,在大连海边,一名男子不幸溺水,一位正在附近拍婚纱照的新娘见状冲过来,跪地抢救这位陌生男子近半小时,感动了在场市民称她是“最美新娘”。 |
D.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 |
8.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②而且也拥有适合于3D打印的可加工特性
③拥有与真实血管类似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④研究人员为了打印只有20微米厚的多孔、多分叉的血管
⑤创新地采用了喷墨打印与立体光刻相结合的方法
⑥打印血管所用的材料是丙烯酸酯基的合成聚合物
⑦借助于计算机的模拟设计
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造血管,这将可能带来一次医学上的变革。3D打印制造血管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打印材料,同时,这对现有的3D打印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 , , ,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①这种材料可以使血管表面分布许多微孔②而且也拥有适合于3D打印的可加工特性
③拥有与真实血管类似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④研究人员为了打印只有20微米厚的多孔、多分叉的血管
⑤创新地采用了喷墨打印与立体光刻相结合的方法
⑥打印血管所用的材料是丙烯酸酯基的合成聚合物
⑦借助于计算机的模拟设计
A.④⑤⑦①⑥③② | B.④⑤⑥①③⑦② | C.⑥①③②④⑦⑤ | D.⑥①②⑤③④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