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谕悲秋者
南宋·楼钥
黄云万顷一时收,喜见高空风露秋。
岁事及今将告毕,人生到老盍归休。
固知景物能与感,亦有痴人苦过忧。
胸次果然无一累,岂容秋月使人愁。
【小题1】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谕悲秋者
南宋·楼钥
黄云万顷一时收,喜见高空风露秋。
岁事及今将告毕,人生到老盍归休。
固知景物能与感,亦有痴人苦过忧。
胸次果然无一累,岂容秋月使人愁。
【小题1】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情景默写- (共1题)
2.
根据语意写出名句。
(1)《庄子逍遥游》中对大鹏鸟徙于南溟广击水、高飞升进行描写的句子:“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1)《庄子逍遥游》中对大鹏鸟徙于南溟广击水、高飞升进行描写的句子:“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3.其他- (共1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②会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③他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④“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⑤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一大早,大人让小孩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一家人吃过汤圆,把备好的饮料、瓜果、糕点带上出门。
⑥她不孚众望,拿出了叫好叫座的话剧《青蛇》,沿着上海国际艺术节铺设的红地毯,走到了肯尼迪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舞台上。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②会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③他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④“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⑤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一大早,大人让小孩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一家人吃过汤圆,把备好的饮料、瓜果、糕点带上出门。
⑥她不孚众望,拿出了叫好叫座的话剧《青蛇》,沿着上海国际艺术节铺设的红地毯,走到了肯尼迪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舞台上。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②③⑥ |
D.①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情景默写:(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