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230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

1.综合题(共4题)

1.
读下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简述北美洲和亚洲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请分析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缓,对图中①、②两区域气候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地区,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左图)和毛里求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右图).

(1)据右图中信息判断毛里求斯岛地势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右图描述毛里求斯岛上铁路的布局特点。 
(3)据左图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每年总计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保护区(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和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0.15万平方千米)间周而复始迁徙(如图22)。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孕育生命、成长、死亡。

(4)结合材料,说明野生动物迁徙的原因?
3.
读欧洲西部地图并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欧洲自西向东的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下图)。

(1)材料一的II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中________可能表示1月0℃等温线;“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________。
(2)材料一的I图中,简述B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3)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A国风能资源特别丰富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西部沿海至东部内陆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
4.
下左图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分别是①②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两地均夏季多雨,分析其成因。
(2)对比M、P两区域河流的流速与流程特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比较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成因的差异。
(4)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2.单选题(共20题)

5.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
【小题2】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A.好望角B.桂林山水C.富士山D.大堡礁
【小题3】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是平原区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平原多,东部沿海少
7.
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小题2】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小题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工业B.麻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电子工业
8.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D.泥沙淤积河床高
【小题2】形成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9.
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①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②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大;④矿产资源丰富,是能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下图,回答下题。

玻利维亚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B.受暖流影响,多雾多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11.
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
B.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D.大洋洲的地形东部高原、西部高原、中部山地
12.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B地终年炎热干燥
C.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由B地到C地自然带景观差异体现经度地带性
【小题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B.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C.F处附近荒漠广布,盛产石油D.此航线夏季行使顺风顺水
13.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四季如春,降水丰沛D.气旋活动频繁,多下沉气流
【小题2】在图中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
A.泰国B.缅甸C.新加坡D.马来西亚
14.
关于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湿季分明是其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突出特征
B.西海岸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C.水分差异是大陆西岸自然带呈南北更替分布的主要原因
D.地形阻挡是大陆西岸自然带呈南北延伸分布的主要原因
15.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小题3】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4】有关乙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
C.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16.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在世界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气候区代表性植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D.耐低温干旱
【小题2】甲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乙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17.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与北京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关于四地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丁地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D.乙地所属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18.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小题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小题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19.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小题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
20.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21.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葡萄酿酒B.甘蔗制糖C.棉花纺织D.大豆加工
22.
读下图“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小题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D.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3.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小题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2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小题2】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候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