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太阳城中学2019届九年级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920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垂髫(tiáo)  溯洄(shuò)
B.清冽(liè)  悄怆(qiāo)  俶尔(chù)
C.器皿(mǐ)   壬戌(rén)   篆章(zhuàn)
D.窈窕(yǎo)  寤寐(mèi)   间隔(jiàn)
3.
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展。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为擅长楷书和行书,其行书代表作《洛神赋》正在此次特展之列,这幅作品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笔画稍肥,却无臃肿疲软之态,尽显清利刚劲之姿。
据上述信息和书法常识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属于赵孟頫《洛神赋》的一项是(   )
A.B.
C.D.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小题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其林   所识乏者得我与
B.如外人   以咨之
C.停数日,去 蒙以军中多务
D.未果,病终 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小题2】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善鸣,求市未能得 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B.皆此类也 为与此同类 (《公输》)
C.当举群相送耳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使人耽之若是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小题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小题3】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9.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小题1】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____________说明文,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作文(共1题)

10.
请以“________温暖了我的心”为题作文。
1)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