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 ,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 之处。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 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休戚相关 相通 擢发难数 |
B.息息相关 相通 数不胜数 |
C.休戚相关 相同 数不胜数 |
D.息息相关 相同 擢发难数 |
A.京津冀在相邻区域内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和协调联动处置机制,推动卫生应急一体化进程。 |
B.由于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搜集和贮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将会在新产品的研发,预测分析、推广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应。 |
C.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通知书,还是现在的创新型通知书,都让新生认识到进入大学时的仪式感,精心设计通知书意义非凡。 |
D.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完善、变革,高考作为较为公平的量能取才渠道,托举起了无数青年学子的梦想。 |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风、雅、颂赋、比、兴。 |
C.“诸郎中执兵”中“郎中”指宫廷的侍卫;“敢以烦执事”中“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
D.《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选入课本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记录了“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
不由{#blank#}1{#/blank#} {#blank#}2{#/blank#}如生 与世{#blank#}3{#/blank#}
重见{#blank#}4{#/blank#} {#blank#}5{#/blank#}盈眶 突如{#blank#}6{#/blank#}
A.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
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C.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D.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 |
C.敛不凭其棺 凭:凭借 |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
A.其传之非其真邪 | 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
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 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 |
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非常强烈。 |
B.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C.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荡,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D.选文第二段中“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之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
(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剪纸艺术与创新
李强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衍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民间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它依附于作为人们生存形态的文化传统中,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活态文明形态。
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年俗为例,黄土高原、中原大地、胶东半岛的农村过春节,还是延续着铰红剪纸和贴窗花的习俗。红红的窗花,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吉祥,保留的是传统文化的记忆,传承的是节日本源的文化主题和方式。而婚俗文化习俗,则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礼俗。喜花、礼花、坐帐花等约定俗成的剪纸符号,直观而鲜明地象征了天地阴阳相合、生命繁衍,营造出仪式特定的民俗文化空间。传统的农耕生产依赖于看天吃饭,大自然的风雨旱涝对于农、牧、渔业生产至关紧要。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一些农村,干旱时铰“碰头娃娃”剪纸贴在水缸上或院外,以祈求天降甘霖。民间剪纸所承载的是丰富而又古老的文化信息,形式上靠着民俗仪式和民间信仰的需求而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山乡农村的妇女群体。剪纸折射出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取向。在民间艺人眼中,中华大地,无花不美,无山不秀。他们通过一张张红纸,将生存中的信仰以及地域风俗,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代代沿袭下来。默默无闻的剪纸艺人,以其淳朴真实的剪纸对本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间剪纸一直是因民俗活动的需要而存活的,民俗传承如没有太大的变化,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也就相对稳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正在向现代化、城市化转变。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明形态中许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变化。农耕文明渐渐远去,新的文明形态正在悄然积聚生成,民俗传承也势必急剧变化。民间剪纸由于农耕文化基础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失去了民俗生活需求的土壤。两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剪纸,首次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的象征进入国家发展视野。
民间剪纸的创新,一直以来是美术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旧有的剪纸,为所用而作,为一时高兴和审美满足而作,剪纸作品烧了、破了,没人为之惋惜,但它像花开花落一样,生生不息。一段时期以来,美术工作者用旧有的剪纸形式宣传新生事物,始称之“新剪纸”或“现代剪纸”。新剪纸是剪纸艺人受新生活、新事物的感染,为剪出眼前的新景象而生。这类剪纸用“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式,承载起新民俗形式下的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
现代剪纸的创新和提高,需要深入生活,体验和挖掘生活中的美,以最精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的技法去歌颂美,塑造美,这样才符合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规律。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区域特点与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的民间剪纸,承载着丰富而古老的文化信息。 |
B.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剪纸折射出的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取向,被代代沿袭。 |
C.在农耕文明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民间剪纸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传承前景堪忧。 |
D.民间剪纸作品被毁坏而没人惋惜,是因为其为所用、为一时高兴和审美满足而作。 |
A.文章从中国农耕文明写起,论证了民间剪纸与农耕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B.文章指出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举出实例进行论证。 |
C.文章阐述时代发展引起民俗传承急剧变化后,再表明该变化对民间剪纸的影响。 |
D.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强调现代剪纸要符合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规律。 |
4.情景默写- (共1题)
(2)柳宗元写作《种树郭橐驼传》的出发点是“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得出“___,___,岂独伶人也哉?”的历史结论。
(5)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说自己未老先衰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_____,而齿牙动摇。”
(6)《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出孔子民主平等的句子是“______?亦各言其志也!”
5.材料作文- (共1题)
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根据理解,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字数在800字左右。
6.语言表达- (共1题)
期中考试结束后,高二(6)班扎西准备给远在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岗藏村的爸爸扎西次仁写一封信,告诉此次考试成绩。请替扎西填此信封。(察隅县邮编:860600,林芝市邮编860000)
7.其他- (共1题)
一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汉代的故事。画面里汉武帝站在颜体楷书的巨大屏风前,对出使西域的官员说:“你一定能够舌战群儒,不辱使命。”大臣回答:“武帝神武,万方臣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