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上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 ,太空再次闪耀中国红。
从2004年1月立项到嫦娥四号落月,十五载砥砺奋进,十五载 ,探月工程全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卹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矢志不移,连战连捷,
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国际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不断刷新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 ),也把中华民族 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2014年,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圓满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月面采样返回及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底嫦娥五号将发射升空,在月面预定区域着陆后,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地转移、再入回收和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等过程。这有望获得一系列重大原创空间科学成果,大大增进人类对地月系统演化的认知。
【小题1】依次填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项是A.相映成趣 披星戴月 高歌猛进 卓尔不凡 |
B.交相辉映 披荆斩棘 高飞远翔 无出其右 |
C.相映成趣 披星戴月 高飞远翔 无出其右 |
D.交相辉映 披荆斩棘 高歌猛进 卓尔不凡 |
A.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 |
B.在月球上刻下了玉兔号的足迹 |
C.玉兔号的足迹被留在了月球上 |
D.把玉兔号的足迹留在了月球上 |
A.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过程。 |
B.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过程,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
C.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环节,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
D.经月地转移、再人回收和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环节,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人。同亨举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迁吏部文选主事。故事,丞簿以下官,听胥吏铨注,同亨悉躬亲之。隆庆初,为文选郎中,荐用遗佚几尽。进太常少卿,请急去。万历初,起大理少卿。历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御史刘台得罪张居正,同亨,台姊夫也,给事中陈三谟欲并逐之,奏同亨赢不任职。诏调南京,遂移疾归。九年,京察拾遗,给事中秦燿、御史钱岱等复希居正指,列同亨名。勒休致。居正卒,起南京太常卿。召为大理卿,迁工部右侍郎。督治寿宫,节浮费三十余万。由左侍郎进尚书。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又请减织造之半。皆报可。汝安王妃乞桥税,同亨拒之。帝竟如妃请。内府工匠,隆庆初数至万五千八百人,寻汰二千五百人,而中官滥增不已。同亨疏请清厘。已得旨,中官复奏寝之。同亨弟乾亨请裁冗员以裕经费,京卫诸武臣谓减已月也大哗何同变出朝围而之同言形怎休不得遗门成加大子少保力去迢乘传归久之,再起故官,税使所在虐民,同亨极谏。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动徐必达持正不挠。是年,北察失执政意,中旨留给事中钱梦皋等;南察及同亨自陈疏,亦久不下。同亨适给由入都,遂引疾。诏加太子太保致。同亨初入吏部严嵩其乡人,尚书吴鹏则父同年也,同亨无私谒。尝止宿署舍,弥月不归。尚书杨博痛诋伪儒,同亨曰:“此中多暗修,非可概斥。即使阳假名义,视呈身进取,恬不知耻者,孰愈哉?卒年七十有五。赠少保,谥恭端。
(节选自《明史·曾同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京卫诸武臣谓减己月俸也/大哗/伺同亨出朝/围而噪之/同亨再乞休/不得请/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 |
B.京卫诸武臣谓/减己月俸也/大哗/伺同亨出朝/围而噪之/同亨再乞休/不得请/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 |
C.京卫诸武臣谓/减已月俸也/大哗/伺同亨出朝/围而噪之/同享再乞休/不得/请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 |
D.京卫诸武臣谓减己月俸也/大哗/伺同享出朝/围而噪之同亨再乞休/不得/请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 |
A.“移疾”是指托病辞官,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后文中的“引疾”一词与此同义。 |
B.休致,古代指官吏年老去职,也泛指官员辞官,“勒休致”是指勒令官员去职退休。 |
C.“大计”是明代官员考核制度,每三年一次,才、守卓异者候升,劣下者依法处置。 |
D.“同年”,古代所有同年参加科考者的互称,吴鹏曾与同亨父亲同年参加科考,故称。 |
A.同亨亲躬职事,竭忠尽职。任吏部文选主事期间,他亲力亲为,做好官员铨选登记工作;在文选郎中任上,他慧眼识才才德之士几乎都得到荐用。 |
B.同亨公忠体国,为国节用。他负责帝陵修建节省了不必要开支三十多万两;宦官滥增工匠人数,他奏请处理,获得旨意,减省了大量的人工开支。 |
C.同亨不惧权恶,心系民生。汝安王妃向朝廷请求收取桥税,他认为是无理要求,予以拒绝;税使四处为害百姓,他为民请命,极力进谏,予以阻止。 |
D.同亨为人正直,任事勤勉。他初入吏部,并没有私下拜访同乡的高官严嵩和与父亲相识的尚书吴鹏;他一心为了工作,曾整月住在官衙,没有回家。 |
(1)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又请减织造之半。
(2)即使阳假名义,视呈身进取、恬不知耻者,孰愈哉?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世界上早期发展的各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所有民族都有一个漫长的传说时代。以口头叙事保存至今的关于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炎黄传说。作为炎黄学研究对象,炎黄传说首先是广义的传说,涵括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多种体裁。炎黄传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包括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如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活动)和尚未经过考古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其次,炎黄传说更多的事历经附会、添加而成的衍生形态炎黄传说,如“神农下凡”“神农抱太阳”的神话、黄帝与节节草传说、蚩尤智斗饿虎的故事等。在被考古发掘印证之前,未经证实的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史实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属于“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能不是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史实(历史背景),而是后人为表达对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尊崇与景仰,附会或嫁接到炎黄及炎黄时代,保存至今的传说;也可能是后人为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记忆,而把所闻所见的生动故事、幻想性情节添加至炎黄及炎黄时代,流传至今。其间,普通百姓往往是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的创造者,知识精英则是历史背景或历史知识的传播者。像这样屡经时代附会、添加“层累地造成”,并流传至今的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谓之“依然活着的历史”。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因后人的附会与嫁接,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不同时代添加或附会而成的炎黄传说,其内容带有抹不去的时代痕迹;不同区域流传的炎黄传说,则隐含着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比如,现代民间传说的炎黄形象以及现代人所讲的炎黄传说,不能不流露现代意识。湖南人讲的炎黄传说必然会带上湖南人的风味。不然,难以保存或流传至今。
无论是“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还是“依然活着的历史”,炎黄传说大多属于民间性知识或地方性知识,其最大功能在于以口头叙事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是五千多年炎黄记忆传统的最初记忆文本。因此,若要挖掘或搜集到更多、更生动的炎黄传说,首先需要研究者“眼光乡下”走进田野,进行民间访谈、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整理工作。通过走进田野、走进民间,结合炎黄传说之场景,体悟炎黄记忆的历史进程、空间进程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其次,在研究取向上,应当尽量回避历史学的客观性追求,而借鉴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关注“人们对过去知道和记得什么,如何记得,又为什么要记得,以及人们如何将过去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中揭示炎黄记忆的当代建构与炎黄记忆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编自尹全海《炎黄学研究对象述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黄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它的体裁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与诗歌等。 |
B.未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也是原生形态炎黄传说。 |
C.衍生形态炎黄传说中的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主要是由普通百姓创造的。 |
D.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关注人对过去与现实的认知,也关注两者的相互影响。 |
A.文章开头提及“传说时代”,为下文论述炎黄学研究问题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
B.第一段分析湖南流传的炎黄传说,旨在论证衍生形态炎黄传说的世俗化特征。 |
C.第二段论述“眼光向下”,体现作者践行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论证立场。 |
D.文章先论述炎黄学研究什么,再论述如何研究,按从内容到方法的顺序推进。 |
A.经后人附会、添加、嫁接而成的炎黄传说,也可能是炎黄时代的史实。 |
B.没有知识精英传播炎黄时代历史知识,“依然活着的历史”就难以存续。 |
C.走进田野、走进民间越深入,发掘更多更生动的炎黄传说就越有可能。 |
D.考古技术的进步与研究取向的调整,对炎黄记忆的当代建构并无意义。 |
4.情景默写- (共1题)
(1)《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然免于行,“__________”;惟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无所凭借。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杜牧《阿房官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5.材料作文- (共1题)
国家科技进步让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我们穿的越来越親,吃的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捷,学习、沟通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尊严感,更有安全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追求精神生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未来生活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上发言,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 (共2题)
阿姨:
您好!很欣慰能与您做邻居。您孩子午间经常练琴,而我正在备考,需要午休,琴声给我带来了伤害。我本想找您当面磋商,恰巧您不在,特此留言,期望您安排好孩子的练琴时间。若能体谅,鄙人将不胜感激。
您的邻居:明华
2019年5月24日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