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 ,条件是 ,目的是 。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 。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 不稳定。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 ,条件是 ,目的是 。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 。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 不稳定。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 B.过量开采地下水 |
C.建立“树木银行”(砍伐与更新相结合) |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
2.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 ;b ;c 。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 mm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a区与b、c区的界线主要是我国 阶梯分界线。
(4)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关系是
(5)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 ②以平原为主 ③都是湿润区
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 ;b ;c 。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 mm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a区与b、c区的界线主要是我国 阶梯分界线。
(4)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关系是
(5)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 ②以平原为主 ③都是湿润区
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①②④⑤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材料二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1)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区域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你认为苏中、苏北可以引进苏南的_______________等,大力发展________型和资源密集型型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__________化进程。
(3)简述当前苏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材料二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1)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区域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你认为苏中、苏北可以引进苏南的_______________等,大力发展________型和资源密集型型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__________化进程。
(3)简述当前苏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6年12月1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共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的8 700万人口,在保障用水、修复生态、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益。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上图)、中线(下图)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下左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下右图)。

(1)当长江三峡水库水量充沛时会,将三峡水库的水引入中线调水工程的主调水地_______;中线比东线调水工程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东线调水工程的最大优点是有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小,工期短。
(2)东线工程的不足是黄河以南段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工程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大、工期长。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可以看出北京枯水期在_________季节,而此时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水库先将水蓄积起来,然后再在_______时进行调水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上图)、中线(下图)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下左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下右图)。

(1)当长江三峡水库水量充沛时会,将三峡水库的水引入中线调水工程的主调水地_______;中线比东线调水工程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东线调水工程的最大优点是有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小,工期短。
(2)东线工程的不足是黄河以南段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工程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大、工期长。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可以看出北京枯水期在_________季节,而此时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水库先将水蓄积起来,然后再在_______时进行调水
2.判断题- (共7题)
3.单选题- (共12题)
12.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造成左图、右图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小题4】关于左图与右图两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小题2】造成左图、右图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A.左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右图国家工业化起步晚 |
B.左图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右图国家农业以渔业为主 |
C.左图国家工业以“资源型”布局为主,右图国家工业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
D.左图国家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右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
13.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上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 B.坡式梯田 | C.隔坡梯田 | D.反坡梯田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 B.修筑难度小 |
C.利于机械化耕作 | D.便于灌溉施肥 |
14.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小题2】图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

【小题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开放性 | B.整体性 | C.差异性 | D.联系性 |
A.①②地区流向③地区 | B.②③地区流向①地区 |
C.③地区流向①②地区 | D.②地区流向①③地区 |
15.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95年~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快速增长
【小题2】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
①发展支持系统 ②社会支持系统 ③生存支持系统 ④环境支持系统

【小题1】1995年~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快速增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发展支持系统 ②社会支持系统 ③生存支持系统 ④环境支持系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6.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E,F,G的内容分别是( )
【小题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小题1】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
C.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
D.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
B.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
D.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
17.
下图为“鄂尔多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该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工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小题2】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

【小题1】该工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 B.共同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阶段性原则 |
A.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B.加强生产与协作 |
C.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 D.推动房地产投资 |
18.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小题2】该区域可能位于(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19.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① |
A.地表起伏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土壤质地变差 | D.植被条件变差 |
20.
读“我国自然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区域,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小题2】地跨淮河两岸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原因是其地处 ( )

【小题1】图中各区域,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 |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 |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 |
21.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A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小题3】A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小题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
C.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
D.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2.
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
【小题3】面对问题,鲁尔区进行大规模调整,鲁尔区将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A.产业结构单一 |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C.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 | B.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
C.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D.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23.
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利调水入苏北、鲁中南地区以后,2016年2月13日21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入京水量累计超过10亿立方米。调水运行整体平稳、安全,水质始终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上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不需开挖新渠道,工程量较小
③调水量不受季节限制,能够稳定供水 ④水源地位于汉江上游,水质较好
【小题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小题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
C.可降低长江下游沿岸海水入侵 |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①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不需开挖新渠道,工程量较小
③调水量不受季节限制,能够稳定供水 ④水源地位于汉江上游,水质较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A.改变气候类型 | B.增加地表径流 |
C.减少洪涝灾害 | D.加剧地面沉降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7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