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A.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qiào) 金銮(lún)殿 嶙(līn)峋 |
B.震悚(sǒng) 亭台轩(xuān)榭 煞(shā)风景 伧(cānɡ)俗 |
C.踌躇(chú) 销声匿(nì)迹 萌(méng)发 胚(bī)胎 |
D.尴尬(jià) 草长莺(yīng)飞 孕(yūn)育 追溯(shù)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杳无音信了。 |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
A.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落水狗的情景) |
B.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惨叫”生动形象地写出扁担已不堪重负,暗示父亲的身体已被累垮了) |
C.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
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吗?(运用设问和反问,直接回答了信客忍辱负重的原因,表现信客的宽容大度) |
A.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
B.《汉字听写大会》意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掌握汉字水平的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 |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是否努力。 |
D.参加这次网页制作培训班的学员,有来自华南师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 并称为“李杜”。 |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之情。 |
B.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
D.《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章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
A.《三峡》中作者写秋景时抓住“猿声”这一代表性事物来进行描写,突出凄清肃杀的气氛。 |
B.《答谢中书书》中“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两句话中,作者将自己和谢灵运作比较,带有自贬之感,说明作者希望自己能与谢灵运比肩。 |
C.《记承天寺夜游》中包含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
D.《湖心亭看雪》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并巧用白描、对比手法,表现出一幅寂静却不单调的画面。 |
A.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
C.中峨冠而多髯者 随波而逝 |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谓大同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虽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到庭院散步。 |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
2.诗歌鉴赏- (共1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3】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小题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