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压轴试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109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B.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在旅游成为很容易实现的事情的同时.令人堪忧的是旅程中暴露出的诸多不文明现象,甚至违规违法事件也时有发生。
C.在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以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连续第四次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
D.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性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沟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谷仓顶上的羊
周涛
萨依巴格六月的阳光是白花花的银屑,亮得耀眼,适得人透不过气来。偶尔有一些树,也只是些灰淡的黯绿,丝毫打不起精神。
县委副书记余会全在一群乡干部的陪同下走在土路上,脚下踏起的土未沾在裤腿上,像是不小心踢翻了石灰桶。余会全心绪茫然!他想着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妻儿,光阴两隔,一下子换了个世界。再想到他工作的那个大院里的人人事事,每想到一个都觉得人家脸上挂着嘲讽。
下午的安排是检查新建的一个粮仓。远远地已经看到了,那个粮仓挺高大,耸立在一片场院上,席棚尚未遮盖,木架像一个庞然大物的骨架标本,空空荡荡的。
几个身穿衬衣头戴圆顶皮帽的维吾尔族村民,正在木架上扭过脸来看着他。他觉出自己脸上微微有些笑意,算是打招呼吧。
忽然,他的目光被一个东西吸引住了——谷仓顶上站立着一只羊。那只羊仿佛不是站立在高大的粮仓顶上,而是站立在险峻的绝壁断崖之上,旁若无人,君临万物。
咦,这真是有些奇了?大白天的羊怎么跑到那么高的谷仓上去了?
“把它从上面先给我赶下来!”他命令道。
村民们照他的指示去做了,轻轻一轰,那羊就下来了。它从谷仓顶上轻轻一跃,就站到了土墙上;然后在墙头像散步似地踱至中端,头朝下顺势一跳,就这么下来了.它下来后,仿一个高层人物来到了人民群众中间,面容和蔼,态度矜持,频频点头示意。
余会全有一种被接见的感觉,略有遗憾的是,那只羊看也没看他一眼,却对几个维吾尔族村民表示亲昵。尽管如此,余会全还是对这只羊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崇敬之情,因为它的确是显得太不同凡响了,其肥壮、硕大与高贵,均非凡羊可比。他起了疑惑,就问:“这羊怎么和一般的羊不一样?”
乡长询问了村民,然后转告他说,这是一只野羊。村里的人上山打猎打死了它的母亲,把它牵回来了,养大了,成了现在这样子,喜欢上房,厉害得很!
余会全听了,心想,这就是这只家养野羊的身世了,难怪如此行为怪异、气概不凡呢!这是一只无意间从野生世界闯进人类社会的大角盘羊,在适应了村民习俗的同时还完好地保留了它的天然习性。他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一种什么深远的意思一闪而过,他能感觉到有一种原始的滋味令他触动。
他凝视着那只羊,它皮毛灰黄,油光发亮,肌肉发达而饱满。再细看它的一双眼睛,褐黄色的一对,没有一丝哀告的神色,里面全是桀骜不驯的野性之光。它是骄傲的、高贵的,甚至对陌生人透出一种藐视。余会全想,这才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和自豪的生命呐。
他凑过去想摸摸它,可它跳开了。
余会全想起了羊在谷仓顶上的自在模样,但想象不出羊是怎么跃上这三米多高的土墙的。“能不能再让它上去?”他对身边的人说。
村民们围过去轰那只羊。开始羊不太情愿,但轰了几下,它只好当众表演了。它朝土墙冲过去,奋力一跃,让自己停顿在土墙的半腰上;然后在土墙的陡壁上做起了慢动作,先用两只后蹄扣住墙壁,再支撑全身。空出两只前蹄仰身再次一跃,把八十多公斤的身体稳稳地送上了墙头。
剩下的事对它来说就是轻而易举了,就像一个完成了高难度动作的平衡木选手,放心大胆,充满自信,它的四蹄踏出清脆的响声,轻盈地跃上谷仓顶,像帝王一样居高临下。
余会全想,是啊,总有一种东西高高在上,是我们所难企及的。他想不到这只羊竟会如此强壮,想不到这只羊竟会如此聪明,它跃上土墙时运用了完美巧妙的方式,使不可能完美的事物完美实现。
余会全看着那只羊一一谷仓顶上的羊,它正高傲地昂起头颈,如站在悬崖巅顶,遥望远方。余会全意识到了,他永远不会忘记这只羊。
十多年后,副市长余会全在省委党校的结业典礼上讲话,他说起了这件往事,他说:“萨依巴格乡六月的阳光是白花花的……谷仓项上,站立着一只羊。”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写到阳光的炙烤使人和树都失去了生机,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既渲染了故事的气氛,又烘托了余会全改变工作环境后茫然的心境。
B.在听说这只羊的来历之后,余会全内心情绪激动,觉得自己目前的尴尬处境,与这只从野生世界闯进人类社会的羊的境遇相似。
C.小说写维吾尔族村民头戴圆顶皮帼,写粮仓木架像个庞然大物的骨架标本,写大盘角羊聪明、自信、强壮,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主要使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第二自然段对余会全的心理描写,写出他萎靡的精神状态,与下文羊高傲自信的精神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2】小说以“谷仓顶上的羊”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身为副市长的余会全在省委党校的结业典礼上讲起谷仓顶上的羊”,这个结尾既是理解余会全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地名留住文化记忆
主持人:地名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含意?
李辉(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我们很长时间缺乏一种对文化和历史的敬畏,改地名其实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地名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的事情,它的来源、它的延,续发展,它融进了很多经济的、文化.的个人情感,甚至家族的东西在里面。
我的家乡是襄阳,我父母是枣阳人,我是在随县出生,我长大20年期间都属予襄阳地区,对襄阳的印象很深,同时襄阳行署的所在地是在襄樊市,是个县级市,后来叫地改市,过去叫地区一级的改为地级市,就用到襄樊这个名字。我这次回家乡,家乡人说:我们这个年龄的可能有几百万人知道襄樊,但全世界有多少人知道襄阳呢?一个《三国演义》几十回都写的襄阳,我们看金庸的书,小说里面,杨过、郭靖、黄蓉战襄阳,还有唐诗宋词多少写襄阳,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还有社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孟浩然就是襄阳人,杜甫的祖父也是襄阳人。一个地名是和两手年的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
我们有时候说到乡愁,乡愁不是一个虚的东西,乡愁是和你生活的地方的地名是连在一起的。一个省的民政厅的干部跟我们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有回来,身体不好不能回,后来让他的儿子回到家乡找他住的地名,但是这全地名没有了,孩子找了很多年没有找到,最后通过民政部档案里的地名找到这个名字,更改了。后来这个老先生写了一封信挺感谢他们,说你们可以发展得很好,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主持人:地名的更改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辉:首先,我们对这个地名要有一种情感,情感刚才讲了,是个人情感、家族情感和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另外,外面的人要改它的时候,你要对这个地方人表示尊重,对这历史敬畏,因为任何一个地名的形成都是有历史形成的。
打个比方,前面讲了襄阳,包括那些诗,你们都读唐诗宋词,说这在哪里,襄阳在哪里。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中国文化二三千年一个非常有支撑的东西,比如我去年去汉中一个县,就是武侯墓所在的那个县叫勉县,“勉”用的是勉强的“勉”。50年代是叫沔水的“沔”,过去汉水一直叫沔水的,所以《诗经》时代开始,到诸葛亮时代,包括到30年代、40年代,那个水都是沔水,沔水就是汉江如上游,沔水一直流到汉阳汉口,汇入长江。沔水到了5 0年代,这个“沔”不太好写,随便改了叫勉强的“勉”,因为我们读沔水就想到《诗经》,想到诸葛亮。说这个勉强的“勉”也能改,都能改,但是这样改是很草率的。包括湖北还有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几年改名叫仙桃,我们知道,仙桃的来历叫什么,因为有一个镇叫仙桃镇,就改为仙桃市了。沔阳也是很有名的,我们知道,湖北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恢复荆州以后,沔阳一个著名的作家叫池莉,她就是沔阳人,她认为能不能不要把沔阳叫仙桃了,我们恢复沔阳吧。像这些东西都是草率地更改。把历史都没有了,一想到这个名,就想到当年的美食,都没了。
主持人:您对于传统地名背后的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李辉:每个区域对自身特定的区域性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很丰富,面也很大,每个区域也不一样。传统文化不是虚的,有一个特定的区域性文化,对特定区域性文化的凝聚力是在他的语言中,在他的教育中。还有美食,吃的东西。传统文化是和这些相关的,教育是有虚有实的。教育是让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知道这个地方是你的家,这里的语言是你一生的语言,这里的戏你要听,这就好。所谓保护传统文化,我觉得没有别的,从自己的事情做起,包括他们一到节假日就有祭祀活动,这就是文化。过去我们拜祖先、拜祖宗,过去一度作为破四旧的,现在都恢复了,都允许了,这是传统文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原地带和北方比南方可能要差得远,福建、广东,包括浙江那一带的,他们地方性传统文化的保护,我觉得是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这就是靠具体的事情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当然也要有资金,资金不是主要的,要有热心的人。
(本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地名的形成不是一件单纯简单的事情,中国历史上频繁地更改地名,反映出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文化和历史缺乏一种敬畏感。
B.地名与历史文化关系密切,融进了经典名著之中;地名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融进了个人的情感,是唤起生命记忆的符号。
C.从拜祖先、拜祖宗等祭祀活动重新恢复这一角度来看,李辉认为,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保护,南方做得要比北方好得多。
D.任何地名都是历史形成的,我们要培养对它的情感,要尊重这个地方人的惰感,敬畏这个地方的历史,不能轻易地更改地名。
【小题2】李辉在文中列举“沔县”改为“勉县”,“沔阳”改为“仙桃”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小题3】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认识,谈谈你对“让地名留住文化记忆”的看法。

3.语言表达(共1题)

4.
下面是某单位人事部招聘员工程序图,请把这个程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4.其他(共1题)

5.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影响他国经济发展,导致“双输”局面。
②随着“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贵州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用、“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让人立刻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
④进入黄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登高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⑤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心与心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隔阂。
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