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万户飞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在诉说着对太空的向往。70载风雨兼程,中国航天跨越发展,在浩瀚太空成就了一段 的东方传奇。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而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探测器 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航天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努力前行的初心伟力。长征运载火箭顾问龙乐豪,率领团队研制出世界一流大型火箭,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这样的例子 。发展航天事业,不能 、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 |
B.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不仅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
C.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
D.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 |
A.波澜壮阔 不孚众望 不胜枚举 杞人忧天 |
B.气象万千 不负众望 吉光片羽 杞人忧天 |
C.波澜壮阔 不负众望 不胜枚举 邯郸学步 |
D.气象万千 不孚众望 吉光片羽 邯郸学步 |
A.自探月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
B.探月工程自启动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
C.启动探月工程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
D.探月工程的启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秋郊闲望有感 韩偓①
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
鱼冲骇浪雪鳞健,鸦闪夕阳金背光。
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
可怜广武山前语②,楚汉宁教作战场。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后为小人所忌,被迫流落至江西、福建等地。②《晋书•阮籍传》:“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交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选取了富有秋天特征的“枫叶”“秋霜”“碧云”等意象,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深秋景色。 |
B.诗歌颔联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在水中冲浪健游,鳞片如雪;乌鸦在夕阳下自由飞翔,翅膀闪着金光。 |
C.全诗围绕“闲”字,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眼前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 |
D.这首诗前四句描绘秋郊秋景图,后四句联系自己的遭遇,感时抒怀;以乐景衬哀情,脉络清晰。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裴漼,绛州闻喜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始轻之,语之曰:“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毋留此!”琰之唯唯。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崇义惊曰:“子何自晦,成吾过耶?”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吏刻石颂美。以仓部郎中病废。漼侍疾十余年,不肯仕。琰之没,始擢明经,调陈留主簿,迁监察御史。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为李尚隐所劾,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累进中书舍人。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不止,漼上言:“春夏毋聚大众,起大役,不可兴土功,妨农事。若役使乖度,则有疾疫水旱之灾,此天人常应也。今自冬徂春,雨不时降,人心憔然,莫知所出,而土木方兴,时旱之孽,职为此发。今东作云始,丁壮就功,妨多益少,饥寒有渐。《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是时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是时作南门。陛下以四方为念,宜下明制,令二京营作和市木石,一切停止。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上不报。迁兵部侍郎。以铨总劳,特授一子官。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拜御史大夫。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改太子宾客。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裴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
B.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
C.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
D.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
A.明经是古时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的人须通晓经学,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 以经义取士谓之明经。 |
B.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属官,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唐时掌管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上奏文表等事。 |
C.《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
D.二京是指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是指长安与洛阳。 |
A.裴漼侍父多年,不求仕进。裴漼父亲既有才华又施政惠民,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辞官,裴漼为父侍疾十多年,直至父亲去世后才肯出来为官。 |
B.裴漼不畏权贵,秉公处事。崔湜、郑愔因贪赃被弹劾,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不徇私情,引经据典,公正地处置他们的罪过。 |
C.裴漼进言劝谏,毋妨农事。睿宗建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灾严重,裴漼引用《春秋》的记载劝谏天子春夏不可役使过度,应该停止一切土木工程。 |
D.裴漼量才选人,多士被选。任兵部侍郎时选才有功,天子奖励其子为官,开元五年裴漼转任吏部侍郎,选拔了很多士人。 |
(1)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
(2)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材料一:
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3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0多个国家、近5000位外宾与会。本届论坛突显“一带一路”发展图景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高质量发展出现端倪。各方认为,要着眼更深入的务实合作、更开放的联动发展、更广泛的互利共赢;要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民心相通等关键问题;要为此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支持,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论坛期间,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深化了双边关系。各方发布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合作倡议和报告,形成了一份283项的成果清单。尤其是创新地举办了企业家大会,搭建起地方及工商界对接新平台。完善了“一带一路”合作架构,打造了支撑体系。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深入。高峰论坛汇众智、聚众力,得到广泛支持,将继续为高质量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从谋篇布局“大写意”转入精谨细腻“工笔画”》,2019年4月30日人民网)
材料二:
“一带一路”六周年:互联互通成绩单(单位:%)
(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材料三:
为加大国际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大学近日启动“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该项目是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科优势,与全球知名院校构建高水平教育合作联盟而共同打造的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国际人才。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介绍,学院现已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所院校达成合作,并将在合作院校中选拔培养优秀青年人才。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以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课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以准备今后投入“一带一路”建设。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4月底,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摘编自魏梦佳、赵旭《北京大学启动国际本科项目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新华社2019年5月9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中国外贸增长率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率,与上年度相比,均有提升,分别达到了12.50%和13.80%。 |
B.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率达到13.45%,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与2014年相比增长两倍多。 |
C.中国外贸增长率近四年来连年提升,2017年走出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低谷,实现7.45%年度增长率,又创历史新高。 |
D.2013年至2018年六年间,除2015、2016年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率均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 |
A.论坛期间各方提出要进行更深入的务实合作、更开放的联动发展、更广泛的互利共赢,为“一带一路”“大写意”做了深入谋划。 |
B.在论坛期间发布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合作倡议和报告,形成了一份283项的成果清单,说明各方已经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共识。 |
C.北大依托光华管理学院与14所知名院校达成合作,启动了“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
D.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60所高校开展了多元的境外办学与经贸服务。 |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 )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
D.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
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
D.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
B.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
C.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 |
D.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 |
5.情景默写- (共1题)
(1)《论语》里“吾日三省吾身”前“两省”是:_____?______?
(2)“杜鹃”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登高》写杜鹃的句子是________;《琵琶行》写杜鹃的句子是_________。
(3)《逍遥游》中说,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 (共1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国歌》歌词
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的祖国》歌词
③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仔细观察下面《爷爷、爸爸、我》《爷爷,不用再找了》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请把你选择的漫画题目填在作文题目空白处;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联想、感受与理由。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语言表达- (共2题)
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_________________。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