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鞠躬(jū) 亘古(gèn) 取缔(dì) |
B.殷红(yān) 粗拙(zhuō) 躬行(gōng) 诘问(jí) |
C.累赘(zhuì) 不妥(tuǒ) 燕山(yān) 契约(qì) |
D.譬如(pì) 拖沓(tà) 塌败(tā) 震悚(sǒng)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
B.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
C.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 |
D.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用,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回回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 |
B.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苏轼评价他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C.“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
D.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
B.只有走好人生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
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增加而相应改善。 |
6.
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
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
7.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②④⑤⑥ | B.②④⑤⑥①③ |
C.③①⑤⑥②④ | D.⑤⑥③①②④ |
8.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的作者是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
B.阿长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几次出现,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感激怀念之情。 |
C.杨绛作为一名作家、翻译家,翻译了世界名著《唐吉诃德》,她的丈夫钱钟书创作了小说《围城》。 |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
2.句子默写- (共1题)
9.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7)《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7)《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10.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折柳”中的“柳”与“________”字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折柳”中的“柳”与“________”字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郑人买履》
(注释)①履: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和例句中“之”字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无他,但手熟尔
(2)反归取之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至之市,而忘操之。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郑人买履》
(注释)①履: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看 |
B.尝射于家圃 尝:经常 |
C.先自度其足 度:用尺子量 |
D.何不试之以足 以:用 |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
A.置之其坐。 |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D.无丝竹之乱耳。 |
A.《卖油翁》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笑而遣之”作铺垫。 |
B.《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的道理。 |
C.《郑人买履》通过“宁信度,无自信也”一句,反应郑人不自信、拘泥于教条的心理。 |
D.《郑人买履》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
(1)无他,但手熟尔
(2)反归取之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至之市,而忘操之。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选文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选文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研究古籍的热情非常高,成就非常大。 |
B.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C.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 |
D.赞美闻一多先生刻苦勤奋的学习研究精神。 |
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 |
B.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 |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 |
D.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 |
A.选文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如”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句,就是在记叙、描写中洋溢着赞美之情。 |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 |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楚辞校补》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
D.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