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

【小题1】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风影响 | B.地形抬升 |
C.赤道低压控制 | D.暖流增湿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
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属于哪类人口增长模式
【小题2】“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 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小题1】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属于哪类人口增长模式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3.
读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表,回答下题。

【小题1】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是
【小题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小题1】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是
A.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 | B.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
A.十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上升 | B.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调 |
C.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4.
利用有关人口知识,回答2题
【小题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小题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③>④>② | B.③>①>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④>①>②>③ |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
5.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1990-2009年,该省
【小题3】下列国家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 | B.自然出生率过高 |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 B.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
A.新加坡 | B.利比亚 | C.埃及 | D.柬埔寨 |
6.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小题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小题1】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A.交通干线经过 | B.人口稠密 |
C.距离市中心近 | D.地形平缓 |
7.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城中心,①②③为19: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小题2】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低压中心,①②③为等压线,则( )

【小题1】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城中心,①②③为19: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A.商业区位于城市的北部 |
B.Q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最慢 |
C.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 |
D.从③线至M处的耗时大于至N处 |
A.Q处降水强度最大 | B.P处风向为偏南风 |
C.M处是外围大风区 | D.N处风力最小 |
8.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小题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小题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
D.丁地:乳畜业——市场 |
A.甲地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
B.乙地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
C.丙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
D.丁地主要生产鲜奶及乳制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
9.
读“甲、乙两地某同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地点 | 生产成本(元) | 市场平均价格(元) | ||||
技术 | 原料 | 劳动力 | 其他 | |||
甲 | 1990年 | 1 | 5 | 8 | 4 | 28 |
2010年 | 1.2 | 6 | 18 | 6 | 32 | |
乙 | 1990年 | 1 | 5 | 6 | 2 | 28 |
2010年 | 1.2 | 6 | 10 | 3 | 32 |
【小题1】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
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 |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0.
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铜、铁、铝土、锰等),炼铝工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在铝土产地(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后,将氧化铝运至贝加尔湖区,在此炼好铝锭后,再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是因为
【小题2】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
【小题3】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是因为

【小题1】在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是因为
A.当地劳动力丰富 | B.原料重,产品轻,运输量大 |
C.当地能源丰富 | D.在提炼时污染物排放量大 |
A.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 |
B.贝加尔湖区附近劳动力丰富 |
C.贝加尔湖区附近工业技术力量强 |
D.在提炼时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净化 |
A.当地劳动力丰富 | B.当地技术力量强 |
C.当地能源丰富 | D.当地消费市场大 |
2.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