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阳江阳东广雅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98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左下图)。
材料二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右下图)。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财政收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在珠三角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该地区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0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有哪些?
(5)你认为要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气污染,除了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0题)

2.
读2011年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4.
以前,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①、②、③、④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材料中“移业就民”中的“业”最可能是()
A. 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B. 机械、化工、电力
C. 食品、电子、宇航
D. 煤炭、钢铁、下列各汽车
5.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以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起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小题2】下列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D.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小题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6.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7.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圈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8.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9.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该产业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
A.加工阶段B.设计阶段C.营销阶段D.以上都不是
10.
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D.a市场、b政策、c交通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1.
21世纪以来,部分在华日资企业转移至日本国内,最有可能是因为日本国内()
A.生产活力增强
B.就业需求扩大
C.产业升级加快
D.环境更加优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