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25 04:3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字是 2013 年该省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面积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GDP 总量
【小题2】黄河干流甲河段( )
A.河道弯曲,沉积作用明显
B.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为主
C.峡谷幽深,水能丰富
D.内力作用显著,形成雄奇峡谷
同类题2
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日本地形及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日本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简述其原因。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试分析原因。
(3)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
同类题3
(15分)读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沿106.5°E所作地形剖面及气候要素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l、7月气温的变化特点与地形剖面的关系。(2分)
(2)图中山地南北两坡的降水量有何差异?试述其形成原因。(3分)
(3)图中A处山地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4分)
(4)图中B、C处的地形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按照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两地区均为湿润地区,但B地区东部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而c地区全年干旱频发。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泾水多泥沙,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简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2)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选线的优点。
(3)郑国渠在历史上损毁严重,几乎代代都要重修,最后灌溉规模不足最盛时的四十分之一。简述古代该工程损毁严重的原因。
(4)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