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昌府区梁水镇中心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89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颔首低眉:仰着头显得很自信的样子。
D.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2.字词书写(共1题)

2.
用你最满意的书写,抄写“捕捉春天踪迹,谱写蛇年赞歌”。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
【小题2】解释加点词 :
①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________。②走送之。走: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方面?
【小题5】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冬季享受着暖气之热,夏季享受着电扇之风,随时都有的老师的指导,读过本文后你定会想很多,请把你的启示或感想写出来。(至少写2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读书琐忆  琦君
①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有的只读三五遍就琅琅地会背,有的念了十遍仍背得七颠八倒。老师生气,我越发心不在焉。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偷偷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眼看着袅袅的香烟,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何况长工阿荣伯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一个大男人,只认得几个白眼字(家乡话形容少而且不重要之意),他不也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吗?
②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又看母亲颤抖的手给父亲写信,总埋怨辞不达意,十分辛苦。父亲的来信,潦潦草草,都请老师或我念给她听,母亲劝我一定要用功。我才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替母亲争一口气。
③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偷看小说的滋味,不用说比读正经书好千万倍。我就把书橱中所有的小说,一部部偷出来,躲在远离正屋的谷仓后面去看。此处人迹罕到,又有阳光又有风。天气冷了,我发现厢房楼上走马廊的一角更隐蔽。阿荣伯为我用旧木板就墙角隔出一间小屋,屋内一桌一椅。小屋三面木板,一面临栏杆,坐在里面,可以放眼看蓝天白云,绿野平畴。晚上点上菜油灯,看《西游记》入迷时忘了睡觉。母亲怕我眼睛受损,我说栏杆外碧绿稻田,比坐在书房里面对墙壁熏炉烟好多了。我没有变成四眼田鸡,就幸得有此绿色调剂。
④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三面是绿呢遮盖,前面是可卷放的绿竹帘。我捧着书静静地坐在里面看,绝不会有人发现。万一听到脚步声,就把竹帘放下,格外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安全感。
⑤我也常带左邻右舍的小游伴,轮流地两三人挤在轿子里,听我说书讲古。轿子原是父亲进城时坐的,后来有了小火轮,轿子就没用了,一直放在花厅走廊角落里,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游伴们想听我说大书,只要说一声:“我们进城去。”就是钻进轿子的暗号。
⑥在那顶轿子书房里,我还真看了不少小说呢。直到现在,我对于自己读书的地方,并不要求如何宽敞讲究,任是多么简陋狭窄的房子,一卷在手,我都能怡然自得,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吧。
⑦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把三种不同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庭中赏月,则胸中自有尺度,与中天明月,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台上望月,则由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以客观的心怀,明澈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无论是赞叹,是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
【小题1】第①②两段中,作者的读书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幼年的作者读书时常常选择哪些场所?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清代名士张心斋所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的理解。
【小题4】关于读书,你还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写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吧。(至少写两点)

5.语言表达(共2题)

5.
美丽的春天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请你写一句环保名言。
6.
根据句式特点和意思,仿写句子。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没有一本书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一本书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题。
⑴春天应是一年中最美丽、最惹人情思的季节。本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可四月飘雪,天又冷了,极端天气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淋了个透心凉。在这蛇年的春天里,你也许想到了、听到了、看到了很多新鲜的、感人的、难忘的人和事,
请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 2013年的母亲节快到了,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们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们、照亮我们,走向光明。母亲,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们孤独、无助时,她会陪伴我们、支持我们,……
请以“母亲”为话题作文,如“母亲的微笑”或“母亲的眼泪” ……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规范,卷面干净。
③看清要求,内容和立意要真实新颖。

7.其他(共1题)

8.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拼音或汉字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mí(______)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ù (_______)思想的囚(_______)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