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89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 一盏茶,品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品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 ,杜耒品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 ,梁启超品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品尝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品味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烟波浩渺中,在浮华喧嚣里,给自己一片净,还自己方寸空间。
②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③只有心灵安顿了,平衡了,丰盈了,我们的人生才会快乐无憾。
④累了,就停歇一下;想了,就思念一下;烦了,就放松一下。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2.字词书写(共2题)

3.
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历史天空,群星璀(______)璨,让人目不xiá(______)接。在这闪shuò(______)的星辉中,又有那么一些明星,光芒永耀。他们的光芒,从他们的文字里,从他们的人格中,从他们的灵魂里迸(______)发出来,穿越时空,向当今和未来投射。
4.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心之归宿,一往而情生。②正如“心宿宿,情迁迁”这句新出炉的宿迁旅游品牌形象所传递的:到了这里,就心念宿迁,心泊宿迁;到了这里,就情牵宿迁,情不自禁爱上宿迁。③春有衲田花海,夏有曲水风荷,秋有红叶迎宾,冬有梅村煮雪,全力构造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秀美宿迁,就是一处绝佳的心灵休憩之地。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老子,相当于老夫,诗人自称。②新亭,又名劳劳亭,三国吴建,在今南京市南劳劳山上。
(1)首联中“燕然未勒”的意思是 ,范仲淹《渔家傲》中含有这个典故的句子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独轮车
赵丽宏
①假如热爱音乐,每个人都可能是作曲家。当然,你创造的旋律也许只在你自己的内心回旋,旁人无法听见这些属于你的音乐。小时候不知音乐为何物,只知道有些好听的声音来听。四五岁时跟大人到乡下去,一路上独轮车吱吱呀呀响个不停,这声音实在不怎么悦耳,像是一些老太婆尖着嗓门在那里不停地瞎叫嚷,听得人心烦。从码头到村子的路很长,耳边便不断地响着独轮车那尖利而单调的声音。一路上有很多风景可看,忽而是一座颓败的小教堂,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石桥,有被炊烟笼罩着的村庄……看着看着,似乎把独轮车的声音忘了,那声音逐渐和眼里掠过的故乡风景融为一体,于是再不觉得刺耳。那时这种木制的独轮车是乡间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在公路上,在弯弯曲曲的田埂上,到处是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有时候几十辆独轮车排成的长龙在路上慢吞吞地行进,真是颇为壮观。而几十辆独轮车一起发出的声响简直是惊心动魄,那些尖利高亢的声音交织汇合在一起,像一群受着压抑的人在旷野里齐声呼叫。我无法听懂这种齐声呼叫的意义。我常常凝视着那些沉默的推车人。他们大多是一些瘦削的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笑容,车带深深地勒进他们的肩胛,汗珠在每一道肌腱上滚动。我觉得独轮车的声音就是从这些推车人的心里喊出来的……
②很多年以后再回乡下,便很难见到这种独轮车了。坐着汽车驶过原野,心里居然惦记着独轮车的声音,希望能再听一听。没有了这些声音,乡村的绿树碧水中,仿佛缺少了一些东西缺少了什么?我说不清楚。当我向乡里人打听消失了踪影的独轮车时,人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盯着我,以为开汽车的中年人反问道:“你问这干啥?”在我惶然的沉默中。发问者已笑着自答:“它们早过时了。独轮车的时代不会再回来喽!”
③我依旧惶然,只是开始为自己的背时而惭愧。怀恋着这种原始落后的玩意儿,岂不背时?不过我还是又见到了独轮车。那是在一间堆放柴草杂物的小屋子里,一辆古旧的独轮车被蛀网和尘土笼罩着悬挂在梁上,车把已断了一根,车轮也已残缺不圆。我默默地看着它,一种亲切感油然升上心头。我仿佛看着一把被人遗弃的古琴,琴弦虽已断尽,琴身也已破裂,然而它依然是琴。只要你曾经听到过它当年发出的美妙音响,那么,即使无法再演奏,琴声依然会悄悄地在你心头响起,这旋律,将会加倍地动人。你会用自己的思念和想象使残破暗哑的古琴复活……
④而独轮车,大概是很难复活了。只是那悠长而又凄厉的声音,却再也不会从我的心中消失,它们化成了属于我的音乐,时时在我的记忆中鸣响。这音乐把我带到童年,带回到故乡。
【小题1】联系文章内容,把下面表格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对独轮车声音的态度
文中产生此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
独轮车响个不停,声音实在不怎么悦耳。
不觉刺耳
__________
惦记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这音乐把我带到童年,带回到故乡。
 
【小题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1)你会用自己的思念和想象使残破暗哑的古琴复活……(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他们大多是一些瘦削的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笑容,车带深深地勒进他们的肩胛,汗珠在每一道肌腱上滚动。(从描写角度赏析)
【小题3】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②段中开汽车的中年人的目的何在。
【小题4】某校“乡愁文化馆”拟展出独轮车,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独轮车填写一个展示牌。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余件文物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展览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内外合作、惠及全国、影响世界,不仅在学界具有影响力,在观众中也形成观展热潮。例如,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参观,成为现象级的传统文化展览。此后又有多个展览引发观展热潮,成为公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故宫文化资源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文物活起来”。
②自2006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利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的“故宫知识课堂”活动,以充实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故宫博物院还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于2016年底成立故宫教育中心,开展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教育和研修活动,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例如博物馆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让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故宫博物院正顺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把故宫广博的文化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
④去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故宫博物院发布第九款应用“故宫社区”,首次提出了社区化概念,这是新媒体互动性产品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经过3年努力,故宫博物院已建成“数字故宫社区”。其中“数字故宫”在线项目,包括全景故宫、故宫出品系列APP,以及数字展厅里分享的古建筑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而数字博物馆更是将智慧旅游与文物展示相结合,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个更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
⑤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体验性,其介入生活的特征,是其他教育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应的随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每一项陈列展览“立体化”,让社会影响最大化、观众体验最优化。
⑥如今,在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博物馆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还包括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因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来说,也可谓正当其时。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2】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5.课外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注释)①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②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③《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乐》。④《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昊(hào),颛(zhuān)顼(xū)、高辛、尧、舜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⑤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⑥扉屏:门扇屏风。⑦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两处)
乃 剥 庭 中 桑 皮 以 为 牒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嫁瑶无______
(2)云:“贾逵非力耕所得……”______
(3)期年,经文通遍______
(4)赠献者积粟仓______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B.今吾嗣为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C.久,目似瞑,意暇甚。D.投诸渤海尾,隐土之北。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2)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小题5】文中记述的汉代著名学者贾逵学习轶事,请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谈他在读书方面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外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