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81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7

1.选择题(共7题)

1.
假如你父亲因故无法参加家长会,他发给你班主任潘老师的短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
A.潘老师,今天我工作繁忙,无法拨冗参加家长会,敬请谅解。
B.潘老师,因我晚上加班,不能光临今天的家长会,非常抱歉。
C.潘老师,因贵体小恙,不能参加今晚的家长会,谨此奉告。
D.潘老师,我出差在外地,无法参加今晚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2.
下列对“不要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不种地,再多的锄头,再精致的锄头,价值也寥寥。”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具是给人用的,不是用来看的。
B.工具不是目的,不能夸大其价值。
C.要有务实精神,要做好本位工作。
D.把器物做到极致,体现工匠精神。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     ,  ,  ,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 ②以少量的语言 ③让微情妙旨    ④言尽而意不尽 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
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①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④②⑤①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
C.天气炎热,水果从南方运往北方,从种植户到批发商再到超市,中间经历了太多的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问题?
D.2017年3月以来,全国楼市刮起新一轮调控“风暴”,新房降价空间打开,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
5.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来堂里琴书润 花满阶前几席香
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
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 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
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 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
A.①园林 ②桥梁 ③寺庙 ④宅第B.①园林 ②寺庙 ③桥梁 ④宅第
C.①宅第 ②园林 ③寺庙 ④园林D.①宅第 ②寺庙 ③桥梁 ④园林
7.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以得主约?
A.其李将军之谓也B.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C.高祖置酒洛阳南宫。D.戍卒叫,函谷举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
②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③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④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治要用黄老术 要:需要B.欲务声名者 务:追求
C.惠帝让参曰 让:责备D.岂少朕与 少:轻视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参为齐相国 / 参辄饮以醇酒
B.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 / 帝富于春秋
C.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 陛下言之是也
D.醉而后去 / 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小题3】对第③段汉惠帝人物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思细腻B.沉着机变C.宽容敦厚D.勇于纳谏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小题5】曹参身为汉相国而“不治事”,为什么能得到太史公的肯定?综观全文,请分条概述原因。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树王(节选)
阿城
①树王的叶子在烈日下有些垂,但仍微微动着。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
②我们向这棵树王走去。待有些走近了,才发现巨大的树根间,坐着一个小小的人。那人将头缓缓扬起,我心中一动:是肖疙瘩。肖疙瘩并不站起来,将双肘盘在膝上,眼睛直直地望着我们,一个脸都是紧的。李立望望树说:“老肖,你说这树,从什么地方砍呢?”肖疙瘩只直直地望着李立,嘴紧紧地闭成一条线。李立招呼我们说:“来吧。”便绕开肖疙瘩,走到树王的另一侧,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扬起手中的刀。
③肖疙瘩忽然说话了,那声音模糊而陌生:“那里不是砍的地方。”李立转过头来看着肖疙瘩,将刀放下,有些惊奇地问:“那你说是哪儿呢?肖疙瘩仍坐着不动,只把左手微微抬起,拍一拍右臂:“这里。”李立不明白,探过头去看,矮短的肖疙瘩张开两支胳膊,稳稳地立起来,站好,又用右手指住胸口:“这里也行。”我也觉得心忽然跳起来,大家都呆住,觉得还是太阳底下暖和。
④李立有些恼了,想一想,又很平和地说:“这棵树砍不得吗?”肖疙瘩手不放下,静静地说:“这里砍得。”李立真的恼了,冲冲地地说:“这棵树就是要坎倒!它占了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用来种有用的树!”肖疙瘩问:“这棵树没有用吗?”李立说:“当然没有用。它能干什么呢?烧柴?做桌椅?盖房子?”肖疙瘩说:“我看有用。我是粗人,说不来有什么用。可它长成这么大,不容易。它要是个娃儿,养它的人不能砍它。这棵树要留下来,一个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个证明。”李立问:“证明什么?”肖疙瘩说:“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李立哈哈笑了:“人定胜天。老天爷开过田吗?没有,人开出来了,养活自己。老天爷炼过铁吗?没有,人炼出来了,造成工具,改造自然,当然包括你的老天爷。”
⑤肖疙瘩不说话,仍立在树根当中,李立微笑着,招呼我们。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提了刀,走近大树。李立抬起刀,说:“老肖,帮我们把这棵树王砍倒吧。”肖疙瘩一愣,看着李立,似乎有些疑惑,随即平静下来。
⑥李立举起刀,全身拧过去,刀从肩上扬起,寒光一闪,却没有砍下的声响。大家眨一下眼,才发现肖疙瘩一双手早钳住李立的刀,刀离树王只有半尺,李立挣了一下。我心下明白,刀休想再移动半分。李立狂吼一声:“你要干什么?”浑身扭动起来,刀却生在肖疙瘩手上,肖疙瘩将嘴闭住,脸胀得青亮青亮的,筋在腮上颤动。大家“呀”的一声,纷纷退后静下来。
⑦寂静中忽然有支书的说话声:“肖疙瘩!你疯了!”大家回头一看,支书远远地过来,队长仍站在原地,下巴垂下来。支书走近了,指一指刀:“松开!”李立松开刀,退后了半步。肖疙瘩仍捏着刀,不说话,不动,立着。支书说:“肖疙瘩,你够了!”说着伸出手:“把刀给我?”肖疙瘩不看支书,额头渗出寒光,那光沿鼻梁漫开,眉头急急一颤,眼角抖起来,慢慢有一滴亮。
⑧支书走开,又回过身,缓缓地说:“老肖哇,你不是糊涂人,你种你的菜,树你管得了吗?农场的事,国家的事,你管得了吗?老肖,这砍树的手艺,全场你最拿手,要不你怎么落个‘树王’的称呼呢?”肖疙瘩缓缓地松下来,脸上有一道亮亮的痕,喉咙提上去,久久不下来。我们都呆了,眼睛干干地定着。原来护着树根的这个矮小汉子,才是树王!”
⑨真树王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手慢慢松开,刀哐当一声落在树根上。余音沿树升上去,正要没有,忽然如哭声一般,十数只鸟箭一样,发一阵喊,飞离大树,今儿斜斜地沿山势滑飞下去,静静地又升起来,翅膀纷纷抖动,散乱成一团黑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小题1】小说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肖疙瘩怎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反复写到肖疙瘩身材矮小,请说明这一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小题4】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树王”的深刻意蕴。

5.材料作文(共1题)

11.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一个诗人,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牛郎遇见织女,留下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夫子遇见泰山,陈子昂遇见幽州台,鲁迅遇上藤野先生……生命的境界从此就不一样了。我们感念、渴望生命里的种种相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