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 |
B.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人们依法行使交通权利和义务,预防交通拥堵,保障道路畅通和道路安全。 |
C.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
D.多家中国大银行已表示,将不参加下周在东京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
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效仿/发酵甲胄/压轴戏祛除/曲意逢迎 |
B.皎洁/打搅捭阖/柏油路 契机/提纲挈领 |
C.隐瞒/蛮横居然/狙击手称职/趁热打铁 |
D.空旷/粗犷触角/处理品对峙/博闻强识 |
3.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偌大/诺言酗酒/抚恤包扎/扎实 |
B.诅咒/狙击栖息/蹊径模样/模型 |
C.峥嵘/诤友嗜好/谥号殷实/殷红 |
D.飞镖/剽悍夙愿/追溯扁担/扁舟 |
4.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崩盘/硼砂找碴/豆腐渣黯然/三聚氰胺 |
B.搽粉/换茬巷道/避风港玷污/沾沾自喜 |
C.眄视/钙化翰林/擀面杖匡扶/吃糠咽菜 |
D.翎毛/绫罗妖娆/绕口令蚊蚋/木讷寡言 |
5.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一些地方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经验教训看,好多事情就是因为“不作为”、“乱作为”而导致问题积羽沉舟、积重难返。 |
B.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旷日持久,坚持不懈,真正确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并能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
C.课堂上,我们应该增强效率观念,防止和克服抽丝剥茧、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努力做到当堂学习的内容能及时理解消化。 |
D.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印章图谱存世量沧海一粟,六七十万元的价格,如果藏家或投资者购买字画,只能买到普通之作。 |
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炒股、看电影、听音乐、导航、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
B.这个国家贫困县为建设高尔夫球场,低价向农民征地2088亩,失地农民找到当地政府时,有关领导却很不以为然。 |
C.“中国好声音”聚集了高人气,总决赛在上海能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举行,连张惠妹都无酬演出,助阵现场,其火爆程度一时间万人空巷。 |
D.昨天夜里,沸沸扬扬的一场大雨从天而降,笼罩了整个烟台市第二天清晨起来时才发现,这场下了足有30厘米深。 |
2.句子默写- (共1题)
7.
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①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②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③。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②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③总管府:朝廷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项是( )
①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②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以功进位上开府 ④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⑤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⑥为建城邑,开设学校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①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②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③。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②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③总管府:朝廷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熙性严重,有雅量重:持重 |
B.熙自是稍加饭粥稍:稍微 |
C.在职数年,风教大洽洽:和谐 |
D.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杜:禁止 |
A.①以功进位上开府②长太息以掩涕兮 |
B.①上闻而嘉之②然后驱而之善 |
C.①今者乃以手教相谕②夫我乃行之 |
D.①我辈其可违乎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①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②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以功进位上开府 ④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⑤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⑥为建城邑,开设学校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A.令狐熙对朋友的选择极其严格,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而且还懂音律,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
B.令狐熙治理沧州,政通人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目。
一碗幸福
任黎明
李正武最近迷上了古玩,跟着朋友学习了不少古玩知识,他经常游走于古玩市场,希望有一天能慧眼识珠,捡个漏子,发上一笔横财。
清明前夕,李正武接到乡下二叔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的坟被雨水冲垮了半边,让李正武趁清明时回去垒垒。一转眼到了清明,李正武一大早就开着车回到了乡下,二叔和二婶早拿着工具等在那里了。垒好父亲的坟,已经是中午,二叔和二婶硬是拉着李正武到家里,说他难得回来一趟,要吃什么好吃的尽管说,二婶做给他吃。
李正武想起小时候,自家条件不如二叔家好,二叔家做了好吃的,二婶总是盛上一大碗,端到他家来。自从李正武进城后,很少回老家,不知不觉间,二婶和二叔都老了。
李正武想起二婶包的茴香饺子很好吃,便说:“二婶,小时候我最爱吃你包的茴香饺子,今天你就再给我做一顿吧!”
二婶答应着,欢天喜地下了厨房。李正武在外屋同二叔说了会儿话,就进厨房去看二婶擀面。二婶家还是老样子,案板上方的墙壁上嵌着一个碗柜,碗筷整齐地摆在那里。李正武忽然发现,碗柜下方有只碗与别的碗不一样,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古董!趁二婶到灶间添柴的时候,李正武凑到碗柜前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这是一只上等的青花瓷碗。
接下来的时间,李正武就在琢磨着怎么将那只碗带走。眼看着饺子包好上了蒸笼,李正武急中生智,有了办法。等二婶刚揭开蒸笼盖子,李正武的手机就响了,他拿着电话说了几句,做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急匆匆地对二叔二婶说:“二叔,二婶,真不好意思,我临时有急事,得马上回去了。”
二叔说:“雷都不打吃饭人,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啊!李正武看着蒸笼,咂巴着嘴说:“我没福分,经常做梦都梦见二婶包茴香饺子给我吃,可这回真来不及了,二婶,我能带着路上吃吗?”
二婶赶紧点头,李正武趁机从碗柜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碗,从蒸笼里夹了十来个饺子,抱着碗急急忙忙出了二婶家的门,溜进停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尘而去。
回到城里后,李正武找到专家做了鉴定,这确实是—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碗,价值大概在四五万。李正武心花怒放,将碗收藏好,只等联系买家,赚上一笔。
一晃过了两三个月,李正武找到了一位买家,以五万元的价格卖出了那只青花瓷碗。这事没过几天,李正武就接到了二叔的电话,二叔在电话那头说,他和二婶明天要来城里,想去一趟李正武家。
放下电话,李正武左思右想都觉得事情暴露了,二叔肯定是知道了什么,明天上门,一定是来要回那只青花碗的。第二天,他故意关了手机,下班后也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看了场电影,电影散场后又去下馆子,眼看到十点了,这才回到家。一到家门口,李正武愣住了,二叔和二婶正坐在他家门口呢!
看见李正武回来,两个人赶紧站起来。李正武赶紧打开门让他们进屋,并假装说:“二叔,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单位开会,要求关机,这不,忙到现在才回来,没想到你们还等在这里。”二婶一听李正武忙到现在,赶紧打开背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三个大饭盒,递给李正武,说:“孩子,这是我今儿早上起来给你包的茴香饺子,已经蒸过了,快,上锅热着吃!”
李正武打开盖子,里面果然都是蒸好的饺子。他饱得一口也吃不下了,倒是二叔二婶,估计等了他半天,还没顾得上吃饭呢,李正武说:“我拿去蒸蒸,你们也吃,一起吃。”
二叔二婶连连摆手,二婶打开冰箱,将饺子冷冻起来,说:“上次你回来,也没能好好吃,这些饺子你冻着一个人慢慢吃吧,给我和你二叔下碗面就行了。”
李正武去了厨房,二叔也跟去帮忙,李正武便装着没事一般随口问道:“二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吧?”二叔半天没开口,李正武便觉得自己猜中了七八分。他已经想好了,要是二叔真问起那只碗,就说打碎了。
二叔终于开口了,他叹了口气,说:“没啥事,就是你二婶,上次听你说做梦都想吃她包的饺子,专程给你送饺子来了。”李正武愣了,说:“真是送饺子?以后有的是机 会,何必专程跑一趟?”二叔擦了擦眼睛,将李正武拉到一边,哽咽着说:“孩子,你不知道,前不久,你二婶查出患了子宫癌,医生说是早期,叫我们准备好钱做 手术,可你二婶死活不愿意,我知道,她是不想拖累我……她这次给你送饺子,是想让你吃个够,以后……以后就没机会了。”
李正武怔住了,他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吃完晚饭后,李正武将二叔二婶叫在一起,细细地问了病情,并让二婶安心去医院,钱由他来负责。
不多久,二婶在省医院开刀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二婶出院时,紧紧抓住李正武的手,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说以后会将手术费还上。
李正武心里惭愧,说那钱不用还。他将青花瓷碗的事如实跟二叔二婶讲了。讲完这事,李正武觉得心里轻松多了,二叔将头摇得像拔浪鼓,二婶眼里也泪花闪烁,李正武听见 两个人轻轻感叹:“为了不让我们心里有负担,这孩子竟然编起了故事。说住院的钱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只碗能值几块钱?哎,真是个好孩子啊!”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第6期)
【小题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
【小题2】小说中的李正武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李正武趁机从碗柜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碗,从蒸笼里夹了十来个饺子,抱着碗急急忙忙出了二婶家的门,溜进停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尘而去。
②说住院的钱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只碗能值几块钱?哎,真是个好孩子啊!
【小题4】有人认为小说以“一碗幸福”为题不如以“一只青花瓷碗”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一碗幸福
任黎明
李正武最近迷上了古玩,跟着朋友学习了不少古玩知识,他经常游走于古玩市场,希望有一天能慧眼识珠,捡个漏子,发上一笔横财。
清明前夕,李正武接到乡下二叔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的坟被雨水冲垮了半边,让李正武趁清明时回去垒垒。一转眼到了清明,李正武一大早就开着车回到了乡下,二叔和二婶早拿着工具等在那里了。垒好父亲的坟,已经是中午,二叔和二婶硬是拉着李正武到家里,说他难得回来一趟,要吃什么好吃的尽管说,二婶做给他吃。
李正武想起小时候,自家条件不如二叔家好,二叔家做了好吃的,二婶总是盛上一大碗,端到他家来。自从李正武进城后,很少回老家,不知不觉间,二婶和二叔都老了。
李正武想起二婶包的茴香饺子很好吃,便说:“二婶,小时候我最爱吃你包的茴香饺子,今天你就再给我做一顿吧!”
二婶答应着,欢天喜地下了厨房。李正武在外屋同二叔说了会儿话,就进厨房去看二婶擀面。二婶家还是老样子,案板上方的墙壁上嵌着一个碗柜,碗筷整齐地摆在那里。李正武忽然发现,碗柜下方有只碗与别的碗不一样,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古董!趁二婶到灶间添柴的时候,李正武凑到碗柜前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这是一只上等的青花瓷碗。
接下来的时间,李正武就在琢磨着怎么将那只碗带走。眼看着饺子包好上了蒸笼,李正武急中生智,有了办法。等二婶刚揭开蒸笼盖子,李正武的手机就响了,他拿着电话说了几句,做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急匆匆地对二叔二婶说:“二叔,二婶,真不好意思,我临时有急事,得马上回去了。”
二叔说:“雷都不打吃饭人,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啊!李正武看着蒸笼,咂巴着嘴说:“我没福分,经常做梦都梦见二婶包茴香饺子给我吃,可这回真来不及了,二婶,我能带着路上吃吗?”
二婶赶紧点头,李正武趁机从碗柜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碗,从蒸笼里夹了十来个饺子,抱着碗急急忙忙出了二婶家的门,溜进停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尘而去。
回到城里后,李正武找到专家做了鉴定,这确实是—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碗,价值大概在四五万。李正武心花怒放,将碗收藏好,只等联系买家,赚上一笔。
一晃过了两三个月,李正武找到了一位买家,以五万元的价格卖出了那只青花瓷碗。这事没过几天,李正武就接到了二叔的电话,二叔在电话那头说,他和二婶明天要来城里,想去一趟李正武家。
放下电话,李正武左思右想都觉得事情暴露了,二叔肯定是知道了什么,明天上门,一定是来要回那只青花碗的。第二天,他故意关了手机,下班后也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看了场电影,电影散场后又去下馆子,眼看到十点了,这才回到家。一到家门口,李正武愣住了,二叔和二婶正坐在他家门口呢!
看见李正武回来,两个人赶紧站起来。李正武赶紧打开门让他们进屋,并假装说:“二叔,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单位开会,要求关机,这不,忙到现在才回来,没想到你们还等在这里。”二婶一听李正武忙到现在,赶紧打开背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三个大饭盒,递给李正武,说:“孩子,这是我今儿早上起来给你包的茴香饺子,已经蒸过了,快,上锅热着吃!”
李正武打开盖子,里面果然都是蒸好的饺子。他饱得一口也吃不下了,倒是二叔二婶,估计等了他半天,还没顾得上吃饭呢,李正武说:“我拿去蒸蒸,你们也吃,一起吃。”
二叔二婶连连摆手,二婶打开冰箱,将饺子冷冻起来,说:“上次你回来,也没能好好吃,这些饺子你冻着一个人慢慢吃吧,给我和你二叔下碗面就行了。”
李正武去了厨房,二叔也跟去帮忙,李正武便装着没事一般随口问道:“二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吧?”二叔半天没开口,李正武便觉得自己猜中了七八分。他已经想好了,要是二叔真问起那只碗,就说打碎了。
二叔终于开口了,他叹了口气,说:“没啥事,就是你二婶,上次听你说做梦都想吃她包的饺子,专程给你送饺子来了。”李正武愣了,说:“真是送饺子?以后有的是机 会,何必专程跑一趟?”二叔擦了擦眼睛,将李正武拉到一边,哽咽着说:“孩子,你不知道,前不久,你二婶查出患了子宫癌,医生说是早期,叫我们准备好钱做 手术,可你二婶死活不愿意,我知道,她是不想拖累我……她这次给你送饺子,是想让你吃个够,以后……以后就没机会了。”
李正武怔住了,他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吃完晚饭后,李正武将二叔二婶叫在一起,细细地问了病情,并让二婶安心去医院,钱由他来负责。
不多久,二婶在省医院开刀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二婶出院时,紧紧抓住李正武的手,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说以后会将手术费还上。
李正武心里惭愧,说那钱不用还。他将青花瓷碗的事如实跟二叔二婶讲了。讲完这事,李正武觉得心里轻松多了,二叔将头摇得像拔浪鼓,二婶眼里也泪花闪烁,李正武听见 两个人轻轻感叹:“为了不让我们心里有负担,这孩子竟然编起了故事。说住院的钱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只碗能值几块钱?哎,真是个好孩子啊!”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第6期)
【小题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
【小题2】小说中的李正武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李正武趁机从碗柜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碗,从蒸笼里夹了十来个饺子,抱着碗急急忙忙出了二婶家的门,溜进停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尘而去。
②说住院的钱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只碗能值几块钱?哎,真是个好孩子啊!
【小题4】有人认为小说以“一碗幸福”为题不如以“一只青花瓷碗”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