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87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海峡 天骄 红装素裹 断章取意B.腐烂 冠冕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C.柔嫩 趣味 矫揉造做 絮絮叨叨D.枉然 忘想 自惭形秽 金戈铁马
2.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注]甲骨文= (林野)+  (太阳)+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
A.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3.
(题文)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B.地理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他们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富饶 麾下/朝晖 /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
B.塌/红 户/路 暮/抽丝茧 维/筹交措
C.亵/案牍 /遗骸 消灭/形骨立 理/心旷神
D.见/病 制/脏 军/冕堂皇 秘/一雌雄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这位花滑选手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的生涯。
C.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
D.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6.
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样冷的天,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孩子。”这句话是转折复句。
B.“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这句话是并列复句。
C.“或者你去,或者他去,或者你们一起去。”这句话是选择复句。
D.“屋上的雪是早已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有火的温热。”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7.
霏霏请爷爷写了几副对联,想要拿到班级文化角展览,但是没有做好标注,弄混了顺序。请你帮她把“意气方遒欣折桂”的下联找出来(   )
A.学府恢宏华夏春B.诗苑可称亮采珠
C.风华正茂喜登峰D.亦静亦姝气自华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甲)诗首联中“ ”“ ”和(乙)诗首联中“ ”“ ”透露出遭贬谪的愤慨之情。
(2)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空有一腔热血而遭贬谪,抱负无法施展的愤懑之情,但又有不同,请具体写出两首诗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饥饿之余,好弄笔墨。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张岱《陶庵梦忆序》,有删改)

(注释)①駴駴(hài):令人惊异的样子。②愕窒:愕,陡然一惊的样子;窒,指窒息。③引决:自裁,自杀。④视息:观看和呼吸,即指活着。⑤罄:空,净尽。⑥举火:指生火做饭。⑦鸡鸣枕上:在枕上听见鸡叫。⑧犹事雕虫:这里指写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一小舟[撑(船)
B.余饮三大白(尽力)
C.旧见之(所以)
D.忆即之(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旧见   忆即书
B.问姓氏   居庙堂之高则忧
C.余强饮三大白别   思不学则殆
D.湖中得更有此人   且置土石
【小题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B.更有痴似相公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独往湖心亭看雪。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小题5】(甲)(乙)两段文字中都提及一个“痴”字,结合文段,分别说说你对两段文章中“痴”的理解。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王秋珍的《想偷一本书》,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小题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小题2】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小题5】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材料一)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人民日报》
(材料二)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人民日报》
11.
阅读《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完成下列小题。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201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小题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小题4】请为选文第③段空格上补充一条道理论据。
【小题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挑战不可能》第三季总决赛,90后“闪电听算”姑娘王桐晶终极挑战,令人叹为观止的“人脑极速算盘”,随机20位加减“听算”惊呆现场评委,并最终夺得冠军。王桐晶6岁接触珠心算,9岁进入国家珠心算培训中心,练到18岁。刚开始她是成绩最差的;6年后,她成为最优秀的;18岁,她得了世界比赛冠军,为国家立下一等功!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成就了她超乎年龄的沉稳淡定和叹为观止的速度。

5.作文(共1题)

12.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扬起那面执着的风帆,到达他所追寻的“沧海”岸!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面小小风帆。那面风帆或许是我们童年的梦想、现在的追求……抑或是我们正在享受的亲情、友谊、关爱……抑或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快乐、勇敢、自信……抑或是我们坚守的努力、奋斗、超越……风帆上还可能写着我们所热爱的文学、艺术、运动……扬起那面风帆,你就会跨越那片“沧海”,到达你理想的彼岸……

请以“扬起 的风帆”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600字以上;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