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简直美不胜收。 |
B.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
C.作为地质工作者,爸爸经常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原和山坳。 |
D.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
2.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卖弄(nòng) 盔甲(kuī ) 一霎(shà) 咄咄逼人(duò) |
B.粗犷(guǎng) 瘫痪(tān) 酝酿(liàng) 混为一谈(hùn) |
C.徘徊(huái) 侍弄(sì) 絮叨(dāo) 恍然大悟(huǎng) |
D.应和(hè) 贮蓄(zhù) 静谧(mì) 人声鼎沸(dǐng)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
D.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
5.
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 B.③④②①⑤ | C.③②①④⑤ | D.③①④②⑤ |
6.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四世同堂》,话剧《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C.《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而不思则罔
(2)逝者如斯夫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3】请写出三个选文中包含的成语。
【小题4】文中多章语录与学习有关,请你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而不思则罔
(2)逝者如斯夫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3】请写出三个选文中包含的成语。
【小题4】文中多章语录与学习有关,请你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小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小题3】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子“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小题5】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小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小题3】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子“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小题5】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口语交际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时代和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除外)
【小题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时代和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除外)
【小题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