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其名曰鯤(kūn)(《庄子》) |
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渊明) |
C.及郡下,诣(yì)太守(《桃花源记》陶渊明) |
D.未复能有与(yǔ)其奇者(《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
3.
对下列复句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你上课时不能说话,尤其是在老师讲课时。(递进关系) |
B.尽管小区里每套房子都价值数百万元,但在楼房不起眼的入口下面,一条条长长的、坑准不平的通道尽头,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转折关系) |
C.无论是孙杨和傅园慧是否摘取金牌,都以其真实的感染力,成为奥运赛场上令入难以忘怀的情景。(并列关系) |
D.许多人之所以对法国队冲击俄罗斯世界杯冠军充满期待,是因为他们觉得法国代表欧洲足球的最高水平。(因果关系) |
4.
下面是对《骆驼祥子》的解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祥子出了西直门,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去了,这是祥子的“第一落”。 |
B.孙侦探掏出手枪,抢走了祥子攒下来的买车钱,这是祥子的“第三落”。 |
C.《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有着浓郁的古都风情,市井气息。作品真正深入到底层平民的生活和内心中去,成功塑造了样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老马祖孙以及夏太太等头系列人物形象。 |
D.《骆驼祥子》以军阀混战时的北平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样子三次买车三次希望破灭,最后堕落的故事,揭示了旧社会各种黑暗势力的压迫把人变成了鬼的罪行,对黑暗的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以大胆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排比的手法,塑造了来历不凡、志存高远的大鹏的形象。 |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
C.陶弘景以赏心悦目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他亲近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和归隐山林的高洁志趣。 |
D.李煜在《相见欢》中以孤寂凄凉的环境描写入手,展现了其心中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 徙:迁移。(《庄子》) |
B.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桃花源记》陶渊明) |
C.寻向所志 向:向着。(《桃花源记》陶渊明) |
D.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
7.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当它奋发起飞的时候,翅膀像天边的云彩。 |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 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动而形成的。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陶渊明)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清·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且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清·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且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茂盛的样子 |
B.余顾而慕之 于是 |
C.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正在 |
D.自恨不如远甚也 遗憾 |
A.选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细致描写了田野农家,字里行间充满着羡慕神往之情。 |
B.作者穿行田野乡间,看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田野风光和勤朴安然的农家生活时,发出了“自恨不如远甚也”的感慨。 |
C.在“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一句中,作者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炉。 |
D.选文展示了一幅闲适安逸的农家生活图景,其中男女老少都生活得安逸自足,与《桃花源记》描绘的图景极为相似。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这样的少年该力挺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甲]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更阳光等为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一进行游戏直播。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只会是反作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所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护佑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支配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另一方面,要平衡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紧紧把握孩子仍处于学习求知、身心成长重要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对于其他专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防止重游戏、轻学业的片面倾向。唯此,才能实现游戏与学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若只是痴迷和专注游戏,而忽略和荒废学业,将是孩子日后全面成长的严重障碍。
【小题1】请分别概括[甲][乙]两篇短文的主要观点。
【小题2】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才”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踏踏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两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亮明你的观点,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述理由(不少于150字)。
这样的少年该力挺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甲]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更阳光等为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一进行游戏直播。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只会是反作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所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护佑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支配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另一方面,要平衡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紧紧把握孩子仍处于学习求知、身心成长重要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对于其他专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防止重游戏、轻学业的片面倾向。唯此,才能实现游戏与学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若只是痴迷和专注游戏,而忽略和荒废学业,将是孩子日后全面成长的严重障碍。
【小题1】请分别概括[甲][乙]两篇短文的主要观点。
【小题2】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才”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踏踏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两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亮明你的观点,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述理由(不少于150字)。
5.情景默写- (共1题)
11.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相见欢》李煜)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③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⑤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陶渊明)
⑥在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相见欢》李煜)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③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⑤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陶渊明)
⑥在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8年国庆假日七天,综合各部门上报和提供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国庆假日七天全国各地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比2017年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比2017年增长9.04%。
材料二:
材料三: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材料四: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珍宝
从市有关部门获悉,10月1日,“太原·故宫文物展”将在太原博物馆开展。届时将有1000多件故宫可移动文物来到太原展出,这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展。此次展览是近些年来故宫展览的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同时两座千年古都借助故宫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新时代风采的有益尝试。本次展览共有7项专题大展,通过讲述宫廷万寿庆典、珐琅器里中西文化交融、文人笔端处铮铮风骨和西洋镜下时代变迁等系列故事,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内涵,进而形成价值引领,推动文化自信。举办此次展览的太原博物馆位于汾河岸边,在美丽的长风文化商务区中。馆舍建筑由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事务所的优秀作品,建筑面积6.44万平方米,其中文物库区面积1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5万平方米,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建筑。
【小题1】请阅读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材料中包含的两条重要信息。
材料一中的重要信息:
材料二、材料三中的重要信息:
【小题2】阅读材料四,结合材料内容,请使用对偶修辞为“太原·故宫文物展”写一则宣传语。
【小题3】请介绍一处你去过的文旅场所,要求介绍详实,文化内涵交代清楚(不少于150字)。
材料一:2018年国庆假日七天,综合各部门上报和提供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国庆假日七天全国各地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比2017年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比2017年增长9.04%。
材料二:

材料三: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材料四: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珍宝
从市有关部门获悉,10月1日,“太原·故宫文物展”将在太原博物馆开展。届时将有1000多件故宫可移动文物来到太原展出,这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展。此次展览是近些年来故宫展览的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同时两座千年古都借助故宫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新时代风采的有益尝试。本次展览共有7项专题大展,通过讲述宫廷万寿庆典、珐琅器里中西文化交融、文人笔端处铮铮风骨和西洋镜下时代变迁等系列故事,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内涵,进而形成价值引领,推动文化自信。举办此次展览的太原博物馆位于汾河岸边,在美丽的长风文化商务区中。馆舍建筑由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事务所的优秀作品,建筑面积6.44万平方米,其中文物库区面积1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5万平方米,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建筑。
【小题1】请阅读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材料中包含的两条重要信息。
材料一中的重要信息:
材料二、材料三中的重要信息:
【小题2】阅读材料四,结合材料内容,请使用对偶修辞为“太原·故宫文物展”写一则宣传语。
【小题3】请介绍一处你去过的文旅场所,要求介绍详实,文化内涵交代清楚(不少于150字)。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