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作为一种美学精神,现实主义是融汇在不同题材、类型、风格的电影中的一种价值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之上。
当下,在文化产业界,电影可称得上是_____。电影在日趋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了正确的文化取向,而现实主义精神恰恰是支撑这种文化取向的美学基础。《百鸟朝凤》里,唢呐艺人在传授演奏唢呐的方法的过程中,传授的不仅是一种艺术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信仰,是他对人生、理想、社会的多重寄予。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男主人公在传统民间艺术的舞台上展现出_____的文化雄心,对于观众来说,坚守的技艺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中展示出的那种独立人格精神以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奉。可见,现实主义说到底不是对现实的屈从,而是对现实的抗争。这种抗争既包括对现实问题的揭示,也包括对现实中负面现象的批判。______,类似的影片还有《烈日灼心》,创作者在一个杀人案的叙事框架内展示了一个灵魂转化、人性变异的故事。那些在烈日光焰下______的镜头,昭示的是一个善恶并存、是非混杂的天地。中国的电影领域中还有许多经典的作品,都对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映。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历史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判定
②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创造不能脱离生活的本质属性
③其实质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对现实生活本质进行深刻揭示
④对人性善恶进行真切洞悉
⑤对现实生活本质、历史发展、人性善恶的判断
⑥特别是以现实主义美学命名的艺术作品
A.③②④①⑤⑥ | B.③①④②⑥⑤ | C.⑤③①④②⑥ | D.⑤④②③①⑥ |
A.中流砥柱 力挽狂澜 不一而足 眼花缭乱 |
B.中流砥柱 扭转乾坤 无独有偶 美轮美奂 |
C.至关重要 扭转乾坤 不一而足 眼花缭乱 |
D.至关重要 力挽狂澜 无独有偶 美轮美奂 |
A.对于观众来说,坚守的技艺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中展示出的那种对独立人格精神的确认以及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奉。 |
B.对于观众来说,坚守的技艺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中展示出的那种独立人格精神的确认以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奉。 |
C.对于观众来说,坚守的技艺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中展示出的那种对独立人格精神以及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奉。 |
D.对于观众来说,坚守的技艺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中展示出的那种独立人格精神的确认以及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奉。 |
2.诗歌鉴赏- (共1题)
重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②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实写他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 象。 |
B.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好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
C.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
D.全诗没有一点过节的喜悦和快乐,更多的是凝重、自励、追忆、反省,让人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①,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郕王即位,例有赏赉,盛以君父蒙尘辞,不许。
也先迫都城,请罢内府军匠备征操。又请令有司储粮料给战士,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三日间,章七八上,多中机宜。寇退,进都给事中。寻命出安集陈州流民,景泰元年还朝。廷臣议事,盛每先发言,往复论难。与议大臣或不悦曰:“彼岂少保耶?”因呼为“叶少保”。然物论皆推盛才。
英宗复位,盛遭父忧,奔丧。天顺二年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乞终制,不许。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彪颇滥杀,谤者遂以咎盛。六年,命吴祯抚广西,而盛专抚广东。
宪宗立,议事入都,给事中张宁等欲荐之入阁。以御史吕洪言遂止,而以韩雍代抚广东。初,编修邱濬与盛不相能。大学士李贤入濬言,及是草雍敕曰:“无若叶盛之杀降也。”盛不置辨。稍迁左佥都御史,代李秉巡抚宣府。请量减中盐米价,以劝商裕边。复举官牛官田之法,垦田四千余顷。以其余积市战马千八百匹,修堡七百余所,边塞益宁。
成化三年秋,入为礼部右侍郎,偕给事毛弘按事南京。还改吏部。出振真定、保定饥,议清庄田,分养民间种马,置仓涿州、天津,积粟备荒,皆切时计。
八年转左侍郎。十年卒,年五十五,谥文庄。
盛清修积学,尚名检,薄嗜好,家居出入常徒步。生平慕范仲淹,堂寝皆设其像。志在君民,不为身计,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叶盛传》)
(注)①土木:指“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突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英宗被俘。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 |
B.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 |
C.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 |
D.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 |
A.少保:官名,辅佐太子。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明清少保皆为从一品。 |
B.终制,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文中叶盛请求给父亲服满丧期。 |
C.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D.庄田,专门设庄管理而大规模租给佃户耕种的田地,也泛指田亩土地。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室、贵族、地主、官僚、寺观等都占有并经营着大片土地。 |
A.土木堡之变后,叶盛请求首先惩处皇帝侍从的罪行,同时积极选将练兵,为复仇做准备。他不接受新帝即位的按例赏赐,但没有被允许。 |
B.在也先的部队逼近都城时,叶盛积极备战,使贼寇败退。在朝中,朝廷大臣商议政事,叶盛每次都先发言,反复辩论诘难,所有人都推崇叶盛的才华。 |
C.叶盛出京到真定、保定去赈济灾民,很切时地向朝廷建议清理大户田庄,分养民间种马,在涿州、天津设置粮仓,积贮粮食,以备荒年。 |
D.叶盛平生仰慕宋代贤臣范仲淹,在厅堂和卧室都摆放着范仲淹的画像。五十五岁去世,谥“文庄”。 |
(1)大学士李贤入濬言,及是草雍敕曰:“无若叶盛之杀降也。”盛不置辨。
(2)盛清修积学,尚名检,薄嗜好,家居出入常徒步。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柴门小院
王本道
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话?
在中国,由于“门第”观念,“门”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首先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近30多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寻。
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修缮一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 |
B.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重视,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等熟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 |
C.文章善用虚实描写,记忆中柴门小院为虚,现实中朱门大户为实,诗词中的柴门为虚,辽南山区的乡村小院为实,虚实交替,自然融合,使柴门小院富有神秘色彩。 |
D.“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表面上是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 |
【小题3】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哪些内涵。
材料一: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上海联通携手华山医院打造的沪土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11日揭幕,并进行了首场5G远程高清直播手术。
现场,联通5G技术对20公里外华山医院西院手术室的两台远程手术进行了4K高清即时直播,通过5G网络传输,超高清手术图像实时地被传到主会场内。
此次手术直播解决了目前4G网络经常产生的卡顿、音画不同步等影响体验的问题。现场专家介绍,如果未来能扩大5G网络覆盖,就能打破地域限制,做到医疗资源触手可得,医疗教学、学术交流随时随地进行。
据了解,上海拥有丰厚的5G发展基础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已启动5G试用。2019年,上海继续提供政府支持,增大产业投入,将在全市建设超过1万个5G基站,启动建设若干5G建设应用示范区和5G应用研发创新基地。上海5G应用场景丰富,医疗是5G应用的热门方向之一。
(摘编自《5G直播手术 上海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揭幕》,中国新闻网2019年04月11日)
材料二:

(人民网通讯频道,2018年12月)
材料三:
5G端到端商用系统、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5G载人驾驶、5G切片视频、5G未来课堂……在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华为在年初就推出了基于3GPP 5G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和全球首款5G商用终端。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华为面向全球推出了手机芯片——麒麟980,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业内人士指出,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
(摘编自《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领跑5G商用在路上》,《人民日报》2018年9月)
材料四:
在这个机会重重、激流暗涌的时代,有两个城市有望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位于芬兰的奥卢是一个多雪的城市,在无线通信方面耕耘50余年;而7600公里之外的中国深圳,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移动网络领域的后起之秀。
奥卢拥有两家顶级高校和无数高级研究中心,是芬兰最受学生欢迎的城市,也是芬兰创新教学理念的先行者。奥卢被认为是欧洲的“生活实验室”,学生可以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同时,该市公共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文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地技术研究与开发。
而从全中国范围来看,深圳的高校不仅数量较少,学术水平和顶级大学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这一教育劣势并未让深圳失去人才支持,因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深圳落户难度不大,还能获得一次性住房补贴。此外,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的首席执行官或知名学者甚至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安家费。
(摘编自《5G,谁主沉浮》,《人民周刊》2018年第6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5G网络传输,能解决“智慧医疗”应用过程中4G网络经常产生的卡顿、音画不同步等问题,有望打破地域限制,使学术交流随时随地进行。 |
B.2G、3G是以语音业务为主,4G、5G以数据业务为主。在3G时代,丰富的互联网业务已经出现。 |
C.华为面向全球推出的“麒麟980”,采用7nm制程工艺,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
D.深圳研发无线通信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只要它强化自身在移动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就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成长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
A.与2G、3G、4G相比,5G不仅速度极快,而且具备以往制式不具备的特性,如高清视频、万物互联、海量连接等。 |
B.5G时代,在一个工厂里,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些商用业务会同时存在。 |
C.芬兰的奥卢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本国学生的欢迎,他们可以在这座被誉为欧洲“生活实验室”的城市里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 |
D.材料二侧重介绍5G相对以往各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侧重介绍华为与深圳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 |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髙,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
B.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必须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 |
C.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
D.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
C.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 |
D.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
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
C.在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
5.名著阅读- (共1题)
材料:
眼力足 笔力足 脑力足
深入浅出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武装头脑 宣传政策 体察民情
聚民心 抓本质 长见识 出成果 下功夫 筑同心
党的宣传工作,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 ; ; 。
6.情景默写- (共1题)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极为沉痛。
(3)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______”,还有“______”,而最后一种尤其耐人寻味。
7.材料作文- (共1题)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