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68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0

1.选择题(共6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是什么?如哲人所言,“教育即生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进一个容器。在________________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   )。人们羡慕《爸爸去哪儿》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却又感叹这样的教育_______________。我们之所以在多少年前就提出“素质教育”,不正是期望那些幼小的生命,能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________________,“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倡导别有深意。“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真善美的种子早一天发芽,人格发育就早一天臻于完整,社会心态就早一天走向成熟,国家实力就早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提高
B.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生长
C.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与生俱来的能力更应该生长
D.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提高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拉开了距离
B.距离把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拉开了
C.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
D.拉开距离的是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厢情愿 可望而不可即 振聋发聩 势不可当
B.一意孤行 可望而不可即 震耳欲聋 势如破竹
C.一厢情愿 望尘莫及 振聋发聩 势如破竹
D.一意孤行 望尘莫及 震耳欲聋 势不可当
3.
下列句子与“微斯人,吾谁与归?”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我无尔诈,尔无我虞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
下列加点字中,属于名词做状语用法的是
A.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B.天下集响应
C.今寡人不D.知否是否,应是绿
5.
下列句子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B.此诚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咨臣以当世之事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6.
下列加点字中,属于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①孟尝君我 ②范增数项王
③沛公霸上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初,郑武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 焉。佗邑难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自:“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 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小题1】对女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C.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D.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 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先王”有多种含义,可以指已逝的前代君主,也可以指上古贤明君王,文中是第一种意思。
C.文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可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D.古人用干支纪日、纪月、纪年,干是天干,支是地支,文中的“辛丑”是用干支纪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姜氏因为生郑庄公难产受了惊吓,便厌恶郑庄公,喜爱共叔段;欲废长立幼,帮助共叔段夺权。正是她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B.共叔段建设城区不按法度,“既而……命西鄙、北鄙 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最后竟公然出兵攻打郑都,夺取王权,是膨胀的私欲使他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C.郑庄公深藏不露,工于心计。对姜氏和共叔段的图谋不动声色,听之任之,直至养成其恶,便“大义灭亲”。发誓后又和母亲“隧而相见”,入隧而赋,这又暴露了他伪善的一面。
D.本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写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正面描写,写姜氏和共叔段的密谋及活动则通过文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来侧面表现,文字是十分简洁。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

宋瑞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明确,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提出了新要求。

②不管是从人的需求来看,还是就其所对应的供给而言,文化与旅游皆由千丝万缕粘连于一体。从需求来看,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传统,还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现代追求,旅行都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是人们不断抵达而又重新出发的牵引所在。就供给而言,从资源、产品、活动、项目建设到地方发展,文化与旅游皆是唇齿相依,难分彼此。举世闻名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抑或出神入化的旅游演艺,特色浓郁的古城古村古镇、主题公园、文化小镇,以及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乃至每一座城市、国家的旅游形象宣传,无一不是文化与旅游的“连体”。诚如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所言,“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

③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其实质就在于“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具有两层含意:一是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手段,将更多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深受当下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产品,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二是要在既有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发挥旅游的事业功能,除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外,更加关注旅游在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也有两重含意:对内而言,就是要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对外而言,就是通过旅游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软实力,通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双向的人员流动,增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④要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除却组织机构的调整外,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例如,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中国软实力的角度,制定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等制定文化和旅游“走出去”整体方案;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相关管理规范、行政条例、项目审批、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整合;建立统一的文化和旅游业统计体系、产业核算体系和政府考核体系等;梳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各种国家级基地、示范区、试验区、园区和工程等,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兼顾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对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旅游设施进行整合;选择部分依托国有资源建立的重点景区景点,实施与博物馆、文化馆等类似的管理体制和门票价格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和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打通文化和旅游的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等。

⑤文化者,以文化人也,而旅游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人”途径。当今世界,文化正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旅游则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不仅可能,而且必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28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人们的需求来看,旅游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是人们旅行的目的和关注的重点所在。
B.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旅游的资源、产品、活动和项目建设,还是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首位。
C.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既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关注旅游的社会功用。
D.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就是通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双向的人员流动,增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从人的需求和供给侧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的联系,论证了实现二者融合互促的前提。
B.第③段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和实质,论证了实现二者融合互促的具体内容和必要性。
C.第④段用大量篇幅分析了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目的在于表明其可行性。
D.文章围绕“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这一论点,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楚,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明确,为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既提供了背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要实现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和相互促进,除了要对其实质有必要的认识,还要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C.完善文化和旅游的教育体系,打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旅游用文化潜移默化地“化人”的具体表现。
D.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旅游则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二者相互融合促进,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

4.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 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新旧更替的自然理趣和生活哲理。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即刻收到了 “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几个月之后,则 “时时而间进”。
(3)在杜牧《赤壁》一诗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语言表达(共2题)

1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12.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道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